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我不是汉献帝 >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事非人愿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事非人愿(2 / 4)

所有人可任意领取。也正是这个承诺,财帛动人心呐,刘备麾下的人马才会像是发了疯一般的猛攻巴蜀之地。尤其是刘备自荆南招纳的蛮人,在攻城的时候更是奋勇争先,每战先登。因为担任先锋的陈到说了,凡是率先破城的人马拥有优先挑选战利品的资格。

巴蜀富庶,尤其是在被刘协收复以后,刘协并没有重农抑商的观念,对待行商,他并不歧视,反倒积极参与。虽然他不能直接跑去跟人做买卖,但与他关系密切的豪商并不在少数。西域的重开让无数商家挤破脑袋的想要分上一杯羹,其中巴蜀之地的世家也不例外。

上千口人的一个大家族,想要维持日常仅靠从地里刨食那是远远不够。所以但凡是大族,基本上都拥有属于本族的商队。只不过为了名声着想,这些世家大族多是藏着掖着,商队的领导者也多是旁系支族,而不会用自己本族的子弟。可随着刘协当政,商人的身份得到了提高,世家经商已经不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那些世家为了巨大的利益,也就不再遮遮掩掩,而是选择光明正大。“天子都经商,我等又岂可落于人后。”

难怪郑玄郑老夫子不止一次的埋怨刘协带坏了社会风气,不过老夫子埋怨归埋怨,该享受的福利他是一项都没落下。老家伙今七十有六,民谚有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郑玄已经跨过了第一道坎,估计还能有几年好活,也正是因为由于他的存在,孔门的那帮徒子徒孙才没有因为刘协提高商人地位一事跟刘协闹腾。

提高商人地位,此举意义重大。不仅让刘协得到了重建大汉所急需的资金,也让刘协将许多人绑上了自己的战车。

友谊无价,利益永恒。无价所代表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价值无法估量,一个则是一钱不值。唯有利益,才能使人团结一致。而这利益,并不单单只是指财货,个人的追求不同,有的为名,有的为义,若是必须要有一个统称,那就是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

谁人不想青史留名?何人又愿碌碌无为?有些极端的人,即便不能流芳百世,那也要遗臭万年。但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许多人在做一件对历史有深远影响的事情时,他本身并不清楚做的这件事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刘备并不知道如今的朝廷与他所知的朝廷有很大的不同,而诸葛亮虽然智多近乎妖,但他身上也自带身为读书人的傲慢。二人并不清楚,他们认为官府的府库是归朝廷所有,可实际上能够真正归朝廷完全使用的府库是在城中另外安置的私库,而安置在官府里的府库,那些财货则是归当地官府所有,若是想要动用,必须要得到当地人的绝大部分认可才可以。也就是说,当地世家为了能让自家在当地拥有话语权,会拿出不少财货放进府库作为自家说话能大声的资本。

刘备不想去动世家的利益,却偏偏因为一句承诺本末倒置,他攻下的巴蜀城池越多,为自己拉的仇恨就深。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刘备不仅挡了,而且还抢了,就这样还要在日后拉拢巴蜀世家?做他的白日梦去吧。

出兵之初刘备军进展顺利,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军的进军脚步越来越慢,拼死抵抗的城池越来越难攻陷。为了保护自家的财产,巴蜀世家可说是众志成诚,一致对外,因为刘备军拿下的城池越多,他们的损失就越大。即便目前损失不大的,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为了将来考虑,他们也不能让刘备占了巴蜀。

由于巴蜀世家的集体抵制,刘备军目前的进展缓慢,与早先预料的略有差别。巴蜀世家的抵抗,让刘备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哪里判断失误,可具体是哪方面,他也还没想明白,本想要找军师诸葛亮商量商量,但诸葛亮前几日去了白帝城,听他说是去完善八阵图,目前还没回来。

刘备在荆南时招揽了一批人

最新小说: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谍战:红色掌柜 帝秦设计师 将陨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女穿之大理皇朝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将北伐进行到底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