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读书的私塾都找好了。
这些天杨氏他们一直在安排家里的事情,家里的地都租了出去,让佃户把田租折成银钱,到时候安谨的二堂兄安计会派人来代收。收到的田租会跟每年的分红一起送进京城给安谨。
家里的房子也不卖,就是让隔壁的花婶子帮忙看顾打扫,每个月给她些辛苦钱,然后把家里的牛车便宜卖给了她。
家里的事情都交代好后,一家人在乡亲们的欢送下离开了。
这次上京,安文晔他们决定走水路,比较快。本来如果只有他们几个大男人的话,安文晔是想走旱路的,可以顺便游览一番,就当游学了。
可惜,这次进京是全家人一起的,有女眷在,想快点到就只能走水路了。
安宁他们一家子人在安论等人的护送下来到了开平县的码头,来的不巧,刚有一只去往京城的船只才走不久,下一只要稍等一下才有。
杨氏趁着在等船的时候,让有财去买些坐船时要用的东西。
这个码头每天都有许多南来北往的船只,有做生意的商船,拉货的货船,也有专门载客的客船,挤挤攘攘的非常热闹。
开平县的这条河道是三十年前开通的,自从有了这条河道以后,开平县迎接来了许许多多的商人,这里经济也开始繁荣了起来。
安计的生意就是从这里起家的。
等有财买完东西回来,没过一会儿开往京城的船只也来了。
杨氏看着行驶过来的船喊道:“船来了,船来了。”说着就拉着安宁的手往船的方向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对着安论等人说:“你们快回去吧啊,都回去吧。”
安暖暖与安文晔三兄弟也跟在杨氏和安宁后面向着船走去,嘴里喊着让安论人等人都回去的话。
安论对着杨氏道:“好,好,你们慢点走啊,别急啊,当心摔了。”接着又对着安文晔道:“到了京城记得写封信回来啊。”
安文晔回身应了后就跟着登船了。
.........
安宁无聊的坐在船舱里看话本。距离登船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天了,在过不久船就要到岸了。
刚上船的时候还觉得很新鲜,这是安宁两世以来第一次坐船,觉得很兴奋,可是随着新鲜劲过去后,待在船上的时间越久越无聊,现在安宁只能靠着看话本打发时间了。
在看完手中的这本话本后,把书放在桌子上,有点烦躁的安宁起身离开船舱,来到外面。
站在甲板上双手向前扶着前面的栏杆,瞭望远方。傍晚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暖洋洋的,非常舒服。
安宁深吸了口气在轻轻的呼出去,感觉之前的那点点烦躁随着呼出去的气息消散在了空气中,心情瞬间好了起来。
“阿宁。”
“三哥,你怎么也出来啦,你今天的量完成了?”安宁听声回头一看,见是安文昱好奇的笑问。
自从登船后,安文昱就被大哥安文晔强制规定每天都必须读满四个时辰的书,上午下午各两个时辰,这对喜武不喜文的安文昱来说简直就是种折磨啊!可怜的娃。
“幸灾乐祸,不疼你了。”安文昱揉了揉安宁的头。
“呀~别揉啊,都弄乱了。”安宁拍掉安文昱的手后,赶紧顺了顺头发。
安文昱可怜兮兮的道:“我现在可以说是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就盼着赶紧上岸好离开这种暗无天日的倒霉日子。”刚说完就见安宁在那捂嘴偷笑,气得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你这小没良心的,还笑,你都安慰安慰下我吗?快帮我想想有没有法子避开,我都读书读到快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