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新刺客列传 > 第八卷 第五十三章 君王心思很难猜

第八卷 第五十三章 君王心思很难猜(1 / 3)

在赵迁派出亲卫兵追杀墨舞安之际,秦赵战线居然又向后退了三十里,难道天下太平,双方都不打仗了?

赵迁给的命令,就是收缩防线,等待各方援军到来,集中优势兵力抗秦。

嬴政给的命令,就是退后三十里,等待时机的成熟,再给予赵国全力一击。

两位君王同时传令后退,不但是列国看傻了眼,就连前方统帅都不明白了。什么情况?这两位君王都怎么了?战争已经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做好了大决战的姿态,居然不打了。

前方的尉缭、王翦、蒙武、李信等人,一道道请战奏章,飞向了咸阳。李牧不在了,赵兵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正是一鼓作气,攻破赵军主力的最佳时机。现在赵葱、颜聚立足未稳,整理李牧空出来的兵权,还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让这两人整合半个月,只要执行当年廉颇的计策,避战不出,进入冬季严寒,秦军只能退兵。按照王翦和蒙武的推测,赵葱的作战方式,以一个稳字为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确实是个守城之家。能够攻破赵军主力,正是眼下,绝不能给他时间休整。

可嬴政一封军令传来,道:“后退三十里,就地休整半个月,等待时机的到来。违令者,就地处死,株连三族。”

语气极端的强烈,根本就给王翦、尉缭等人多话。有些秦军将领,或许会来个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眼看着军功就在面前,岂有不进攻的心思。可面对这道‘株连三族’的君令,所有人都傻了。

自己违反君令,可能会被革职,但是军功依然在,家族可以享受荣耀。现在却不行了,嬴政的意思,就是谁敢抗命,就拿你的家族来抵消,谁还敢乱来。

而赵国那方的君令,也是相同的意思,赵迁的军令中言道:“后退三十里,坚壁清野,不许主动攻击,违令者,当即处死,由颜聚督军。”

赵葱本来也是这个意思,他与秦军交战也不是几次,对于这样的君令自然很满意,趁这个时间,将军权抓住手里,防御工事可以构筑的更为坚固。他可不会犯当年赵括的冲动,一头钻进白起准备好的陷阱,对方是王翦,也是当世名将,能与李牧相持几个月不分伯仲,那肯定是比自己强了。

想的很好,再看赵迁的下一步动作,赵葱差点没气出病来。什么援军,原来是将亲卫兵派出去追杀那个魔头,并且让附近城池的驻守部队协同搜人,前线根本无兵可派。

这可急坏了赵葱,手上的这些兵,都是李牧带出来的,如果没有援兵到来的话,哪里是对面的对手?秦国的名将,都集中在对面,别说王翦,就是蒙武、李信等人,就够他赵葱吃一壶了,大家双方这么多将领集中在这里,难道都是看戏的吗?

军国无小事,就是每日的粮草,所需就很大,一方攻,一方守,都做着相同的准备。可两位君王都说边关停止兵戈的话,玩笑不是这么开的。

君王心思很难猜。

不但是秦赵双方,就连列国都看不清楚这玩的哪一出?

魏王还真希望两边不打仗,不管哪边打胜了,下一个就会拿魏国开刀。秦赵开战,三晋同气连枝,本应协同赵国作战,可现在根本不敢派兵。魏无忌死了以后,本国众多的权贵开始闹事,不解决了那些人,就不能对外作战,否则自己的宝座就坐不稳。

齐王、燕王、楚王都有自己的心思,这场战役,他们因为各种事情缠绕,只能做个看客。

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秦王和赵王都怎么了?仗都打到那个份上,难道都不再进行下去了吗?早知道这样,又何必开战呢?

在平阳的韩王,甚至给了嬴政一封书信,上面言道:“本侯在平阳过得很好,无事一身轻

最新小说: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明渣的逆袭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千秋之改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圣心双雄 异域之星球领主 大明:家妻上将军 寒门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