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骑马离开小山村后,便按照阔叔的指点来到五台山之中台翠岩峰山脚下。武松抬头望去,只见翠岩峰绵延起伏、状若雄狮。就在武松准备登山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下起急促的暴雨,武松只好牵马来到旁边的一处山洞中避雨。
盛夏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不一会儿后便雨过天晴。武松把坐骑留在山洞后,便独自一人沿着湿漉漉的山路登上中台台顶后,只见满目碧翠生辉;特别是雨过天晴之后,石面上的苔藓经过雨润,望去碧翠欲滴,仿佛是巨块翡翠,不愧是“翠岩峰”之名啊。
武松继续走了一段路程后,便看到一处巨石堆积,一色灰白、棱角分明,这就是阔叔口中的“龙翻石”。传说龙翻石是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取来的歇龙石,老龙王的五个儿子得知后追到翠岩峰讨还,挥舞龙爪,在台顶乱翻乱挖形成的。
且说武松看到龙翻石后顿时大喜,随后武松加快步伐。不久之后,武松便看到远处大片苍翠松柏之下隐隐约约的有些许院落、屋脊。
武松走近后便看到一处院门,牌匾上面写着“文殊禅院”四个字。寺院中门大开,武松望去便见照壁上写着“南无阿弥陀佛”。此外,院门的两旁还各站着一个和尚,其中一个直直的站着发愣,一个则靠着墙壁直打哈欠。
武松来到门前咳嗽一声后,右手单掌(左手拿着花枪)向两名和尚俯首行礼说道:“阿弥陀佛,小子武松武二郎见过二位大师!”
那名发愣的和尚听到武松的话后,便回过神来仔细的看了看武松说道:“你便是智真长老所说的贵客?不过,你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
武松听后一愣,连忙问道:“贵寺的智真长老如何得知俺要来?”
旁边那打哈欠的和尚听后说道:“长老也不知道具体贵客是哪位?只说有贵客登门。”
那发愣的和尚则双手合十向武松行礼说道:“贵客,里面请!”
武松跟二位知客僧进入禅院后,其中一个和尚便把寺院中门关上只留下一扇小门,看样子是为了迎接武松才特地打开中门的。进入山门后,依次是天王殿、文殊大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阁。此外,寺院内还有钟鼓楼、祖堂、准提殿、罗汉堂、三圣殿、五观堂等等。
两旁配以禅、观、客、斋和念佛堂、职事房,各个殿堂之间有长廊密柱相连结,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四合院。房舍俱为木石结构,柱石琢磨精细、斗拱雕饰玲珑。
武松跟随两位知客僧走了长长一段距离后,便来到一处不知名的院落前。其中一名知客僧向武松双手合十行礼说道:“贵客请进!智真长老已经等到多时了。”
武松听后连忙单掌回礼道:“多谢二位大师。”
随后,武松便推开木门进入院落,进门后武松便看到一名老年僧人站立院中。只见老年僧人身着洗的发白的僧衣,脚蹬一双芒鞋,脖子上挂着一串念珠、双手捻着一串念珠;老僧身材高大魁梧,眉毛、胡须俱白,面色红润,双目紧闭。
武松见此后便向老僧默默的单掌行礼并静立一旁。
在武松刚行完礼后,那老僧突然睁开眼睛、双手合十行礼说道:“贫僧智真见过贵客!”
武松见后连忙回礼说道:“小子武松见过大师。”随后,武松又说道:“小子恩师铁臂膀周侗周老爷子让俺向大师问好!”
智真长老听后一愣,然后笑着说道:“原来贵客竟是周师兄的高徒啊!贵客里面请!”
武松听后心中一笑,果然不出自己所料,恩师周侗与智真长老果然是师兄弟关系啊!不过,恩师不是师公谭正芳最小的弟子吗?怎么又出来一个师弟啊!不过,武松却面不动色的说道:“师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