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武松纪 > 第一百一十七章阳谷驿站

第一百一十七章阳谷驿站(1 / 2)

武松听完手下三十六名步兵弓手们的自我介绍后,直接说道:“众位兄弟们,现在咱们也算是认识啦!不过,本官把丑话说在前面,日后无论是谁违背本官命令或是阳奉阴违,做不到令行禁止,本官必定严厉惩罚,情节严重的直接斩首示众!

明日辰时(即早上七点整)之前到小校军场集合!若是有谁迟到,迟到一刻钟杖责十军棍、两刻钟二十军棍,以此类推。当然,你们也可以留下腰牌、直接走人!好啦,今天就到这里,明日正式开始训练。此外,大家回去后好好想想是否还有必要留在步兵弓手中!”

武松说完后便大步流星的离开小校军场,返回紫石街的家中。

“没想到武都头武艺竟如此了得,不愧是打虎英雄啊!”

“是啊!连马彪那刺头都被武都头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不过,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啊?”

“要不,明天咱们干脆交上腰牌走人,或者是直接投奔董都头去!”

“哼!咱们可都是董其挑选剩下的!若是咱们再去投奔董其还不是低人一等!就是打死俺,俺也不去!”

“呵呵,你们都想多啦!其实,只要听从武都头命令、做的令行禁止也没什么事!”……

待武松走后,那三十多名步兵弓手们便不停的议论道。有的人已经开始打退堂鼓,想一走了之;有的人更是犹豫不决,担心前程未卜;有的则是不屑一顾,认为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正在家中闲着无聊的潘金莲看到武松回来后,便连忙迎上去一边帮助武松脱下衣帽一边询问道:“叔叔,今日衙门中一切可都顺利?”

武松听后,笑着说道:“多谢嫂嫂关心!衙门之中一切都好,县衙中的诸位大人对武二都很照顾!”武松不想因为自己的事,让哥哥嫂嫂担心。

武松、潘金莲闲聊几句后,武松便回到房间找出文房四宝。随即,武松提笔写了二十多封信,其中有向恩师周侗汇报自己现在的情况,莫让恩师担忧;有写给童娇秀、孙二娘的,让她们放心;也有写给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苏定、鲁达、韩世忠等大宋边军将士的;还有一封是写给史家庄少庄主史进的,让他把心中信转交少华山的三位头领朱武、陈达、杨春的。

此外,武松还给宗泽、卢俊义、林冲、柴进、关胜、花荣等人写信,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成为恽州阳谷县步兵都头,以后便在阳谷县定居下来。

武松写完信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阳谷县的驿站。驿站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来往官员寄宿留脚、过往客商行人的住宿,一是传递文书、寄送信件等。到宋朝时驿站的两大职能已经分开,寄宿留脚的叫驿馆,驿馆中人称为“驿卒”;传递文书的叫递铺,递铺中人称为“铺兵”。其中,递铺的头目人称“走马头子”或是“递马头子”。

宋朝递铺一般在十八里到二十五里之间设置一座,其中有步递、马递、急脚递和金字牌急脚递。步递、马递、急脚递三者之中,步递最慢、马递其次、急脚递速度最快。急脚递每天需要行四百里,一般只在军队行动有战事时才能使用。

至于金字牌急脚递,如同古代插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用红漆黄金字的木牌。金字牌急脚递途中不能在递铺停留,送信铺兵快到递铺时便摇铃,铺里的铺兵们听到铃声立即准备马匹、候在铺口,像跑接力赛,“一路鸣响,过如飞电,行人望之避路,昼夜不停,日行五百里”。

武松来到递铺后,递铺头目闻嵩连忙迎上来笑着说道:“下官闻嵩见过武都头!不知武都头大驾光临,有何要事吩咐?”

武松听后,便向闻嵩望去。只见闻嵩年龄大约在二十五六岁左右,身高一米七五上下,身

最新小说: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明渣的逆袭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寒门枭主 圣心双雄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异域之星球领主 千秋之改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大明:家妻上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