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而入,非臣作战不力。实乃贼之巨炮威力太大。实在出人意料,措手不及。”
赵桓口中又喊:“不是还有内城吗?折可求不日即到,坚守一两日便可,何以要逃!”
“陛下,外城之门瞬间便开,这内城之门如何能坚守得住啊。陛下随臣出城暂避,待得大军到来,便可再回东京。”刘延庆半真半假说道。
赵桓闻言倒是也不再多说,暂避,再回,这两个词语倒是能说服赵桓,毕竟命比较重要。
此时李邦彦也开口说道:“刘将军,可否先到我府上走一趟,带上我的家眷一起走。”
刘延庆闻言,不知是没有听到还是怎么的,却是答也不答,只顾快跑。
出得皇城,便往内城南边而去,沿着御街狂奔,直出内城朱雀门而去。
笔直大道,一路狂奔,南城街道依旧人来人往,百姓们都还不知北城出了什么事情。如此一座巨城,便是从南到北都有几十里地,消息自然没有马蹄快。
大街之上,撞倒的行人无数,马蹄踩死的也是不少。
场面一片混乱,马蹄越过,更有许多百姓伏地痛哭,天灾人祸,好好的人,就这般说死就死了,还是被马蹄踩死,踩得全身没有一块整齐的骨头,情景之惨,便是街边一起出门的至亲都难以认出其本来面目。
御街到外城城门,便是南薰门,是一座雄伟的大城门。
但是刘延庆却不敢从这种大城门而出,直往右边七八里的小城门而去。
城门一开,五百健马飞奔而出。
郑智显然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围困这座巨大的城池。刘延庆带着赵桓奔出之时,门外并无一个军汉把守。
待得刘延庆一直奔出四五里,远处方才出来几百余骑加上千余步卒直追上去。两方人马,已然相距十里有余。
汴梁城,实在太大,大到郑智五万五千骑兵,三万步卒,竟然只能围困一个大概,甚至还谈不上围困,除了北面的城墙城门,其余三面,只算得上是派兵监视而已。
整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大城,甚至绝大部分的百姓或者官员,一时之间还不知道城池被打破了。
赵桓就这么把汴梁丢弃了,把朝廷也丢弃了,把整个大宋的中心丢弃了。还有赵桓自己几岁的儿子,皆在城中。
一切都来不及反应,若是没有刘延庆逃跑的功力与决心,兴许这赵桓也走不出这座百万大城。
西北刘延庆父子,逃跑的技术,冠绝天下。赵桓召刘延庆入东京,兴许是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因为这汴梁城注定是守不住。刘延庆能带着赵桓逃出汴梁,已然是最大的幸运了。
若是能有如果,如果是种师道守城,大概只剩下一个死战不退,玉石俱焚。
大炮在街道上慢慢往前,东京的大街极为宽敞平坦,街道上铺着的青砖,质量也是顶级的,几百年也没有换过几次。
马匹拉着大炮,身后士卒卖力去推。
大炮便也到得内城城门之外。守城之卒却是还不知道主帅与皇帝都跑了,还做了一番准备战斗的架势。
一架一架的长梯从外城而来,无数的党项人与达旦人顺着大道直奔内城而去。跑得气喘吁吁,跑得疲累不堪。
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游牧汉子,第一次见识到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大的城池,在城内奔了十几里还看不到尽头。
街道上再也没有了行人,所有百姓皆逃回家中,门窗紧闭。便是路边的店铺大多也没有来得及关门,却是里面一个人也没有了。
那些觉得自己胆子大过天的汉子,那些之前还在遗憾不能上城头观战的汉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