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圣迹仙踪 > 第十五回 大散关闻石鸡啼鸣 陈仓山释石鼓碣文

第十五回 大散关闻石鸡啼鸣 陈仓山释石鼓碣文(1 / 4)

却说这日清晨,老子骑牛载灰鼠走下终南山。西行不足十里,便听得身后有马蹄声响。回身望去,只见尹喜打马疾驰赶来。尹喜近老子前下马作揖,认真言道:“我心意已决,现与尊师一同西行!”老子微微一笑,任尹喜上马,任其红马青牛马并肩而行,一路西去。师徒一行踏古道,顺秋风,当日便来到时为秦国关隘大散关。

大散关,古称崤关。周厉王时期,这一带是周朝散国的封疆,后秦国穆公称霸,将散国吞并。

大散关坐落在西虢陈仓城南四十余里的大散岭中,东望函谷关天险,北眺渭水河滔滔,西窥祈山绵绵,南看陈仓山巍然。在这里秦岭山势有所中断,与自西来的陇山之间形成了一条隘道。先人利用这条隧道,开通了连结巴蜀与关中的陈仓道。大散关便是专为扼守陈仓道而设立,与武关、潼关、函谷关并称为八百里秦川的四大门户,也是关中入蜀的必经之所,素有“川陕襟喉”之称,历来皆是兵家必争之地。设关以来,大散关头大小战役发生无数,其中最有名的战役当数秦晋的“崤之战”。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欲袭郑,贤臣百里奚所推荐上大夫蹇叔,加以谏阻,认为长途偷袭,军易疲劳,郑亦会有备,且晋国早已对我虎视眈眈,还是有备无患为好。然而,穆公不听,仍派孟明为主帅东征。当时蹇叔之子西乞叔亦在军中,他泣送其子,断言秦军定在崤山为晋所败。结果,秦军至滑(今河南偃师东南),知郑已有防备,返途到崤山被晋军所伏击,全军覆没,主帅孟明视等被俘,穆公深悔不听其言。当秦军将帅回国时,穆公对自己进行了痛心的责备。后人髯翁冯梦龙有诗叹云:

千里雄心一旦灰,西崤无复只轮回。

休夸晋帅多奇计,蹇叔先曾堕泪来。

大散关南端的陈仓山雄峰插云,峰岳若同天柱矗立,似玉笋排空;西连吴岳,东接太华;云绕峰腰,触石时呈五色。山下有相传为姜太公垂钓处的磻溪,还有文王庙和姜太公庙,庙旁有一巨石,据说是姜太公的钓鱼台,台上犹有垂钓者两膝着地的痕迹。

陈仓山还有两处奇观,一处为石鸡,一处为石鼓。

陈仓山石鸡位于鸡峰顶处,体大如羊,光洁如玉。相传,当年秦文公猎到一只状如虎豹而小怪兽,准备进献周王朝国君。可是却有一男一女两个孩童劝他万不可行,因为这怪兽名叫“獍”,也称“破镜”,其刚一出生,就张口吃其母,长大后食其父,还吸人脑浆。秦文公一听,赶紧用力打头,欲将其杀死。突然,獍开口说话:“你不要杀我,快放了我,去逮那两个孩童,他们是神鸡所变,雄鸡为生肖元神,得其可称王者;得雌鸡可成霸业。”秦文公闻言,放下獍去逮两孩童。刚抓到女童臂膀,女童便恢复神鸡模样,飞往陈仓山顶,化为石鸡。童随即也复神鸡模样,展翅飞往大地湾。秦文公放了獍,獍感其德,衔草掩护石鸡。陈仓山从此林密草茂,幸赖石鸡之福,以俟盛世。此后励精图治秦国,秦文公后到秦穆公时果得霸业。

陈仓山石鼓愿位于石鼓峰巅,石鼓共十面,高二尺,直径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十面花岗岩材质石鼓每个重约千斤。周宣王时被人发现后,派史籀前往,命工匠在每个石鼓上面都凿刻“石鼓文”,并将十面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田车、銮车、霝雨”。每面石鼓数字不等,共计七百一十八字,每字有两寸见方,字体为人所从未见过。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周宣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也有人言,石鼓记述了春秋时期为后人所不知的周王太史来秦宫与王出游历史。可惜,周宣王那里知道,史籀在去往陈仓山路上,遇见一对卖桑弓、箕箭袋夫妇,口唱童谣:“月将升,日将浸

最新小说: 重生87:开局截胡港岛女神 重生80年代做产业 余年周婉 醉金盏 你惹他干嘛?他的徒弟都成仙帝了 数码宝贝入侵美漫 我真没想当艺人 开局投资百万天骄,我靠返利成大帝! 异能特工携空间胎穿,被全家读心 山河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