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
于是老子与众生皆登上沙峰最高处,一齐滑下。其沙吼声如雷,震耳欲聋。直乐得老子如孩童般欢喜,众生肖皆前仰后合,东倒西歪,相互扬沙打闹,嬉笑不止。打闹嬉笑过后,再奔上另一沙峰,向前方洼地远望,却有一片绿地尽收眼底眼底。但见此地芳草茵茵,林木蓊郁。四周虽被流沙环抱,却又不为流沙所掩盖。更有趣的是,那流动的细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老子不仅叹道:“在茫茫大漠中有此绿地,在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可见道之造化神奇,令人神醉情驰也。”
再往前行,立于红马背雄鸡突然叫道:“前方有人,像一僧人。”
毛猴眼尖,手搭凉棚一望,一指说道:“不错,确是僧人阿难。”
老子与众生肖来到近前,只见阿难盘腿坐于一颗老树下,双手合十,口中反复默念着“阿弥陀佛”咒语。阿难两腿前还放有一个紫金钵盂,钵盂中装满圣水,圣水随着阿难咒语,跳起无数根半尺多高的水注,上下抖动。原本晴朗的天空,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地而来。老子急忙喊道:“毛猴快拉那阿难起身,与众生肖等速速撤往高处沙峰。”然而,任凭毛猴如何强拉,那阿难就是纹丝不动,乌龙帮忙用龙尾去扫卷,也无济于事。眼看黄沙越积越厚,老子只得骑青牛召唤众生肖后腾空而起,落往高处沙峰。
风沙足足刮了半个时辰,方停了下来。再看那一片绿地,茫茫黄沙一片,连林木都被黄沙掩埋。只有那无数根半尺多高的水注,冲出黄沙,依然上下抖动。老子猛然觉悟,呼唤众生肖道:“阿难还在黄沙下面,尔等顺水注喷出处,速速下挖。”
于是,众生肖都最大限度膨胀自身,各显其能,挖掘阿难。鼠掏、牛登、虎扒、兔挠、龙卷、蛇扫、马踢、羊掘、猴抓、鸡刨、狗捞、拱,一阵忙活,终于再现茵茵芳草,蓊郁林木。只见阿难依然盘腿坐于一颗老树下,双手合十,口中反复默念着“阿弥陀佛”咒语。阿难两腿前依然还放有一个紫金钵盂,钵盂中装满圣水,圣水随着阿难咒语,跳起无数根半尺多高的水注,上下抖动。老子照定阿难一指,阿难方如梦初醒,停止默念,起身朝老子及众生肖作揖致谢。那跳动圣水,也回落紫金钵盂中,归于平静,竟然不进一颗沙粒。
原来这阿难与迦叶奉佛祖释迦牟尼之命,来三危山选地建造凿窟。两日前两人均看中此地造寺,便由他在此地测试,迦叶则去往莫高崖。那金钵盂中圣水,也是释迦牟尼赐予,反复默念“阿弥陀佛”咒语三日,若不被黄沙所掩埋,方可在此地建造雷音寺。否则,要另择别处。阿难在此地默念咒语刚刚两日,便被黄沙所掩埋,亏得老子与众生肖相救。不然,至少要在黄沙中呆上九九八十一年。
老子叹道:“这佛陀派遣高徒来西戎建寺凿窟,真是煞费苦心也。”
阿难既然已知此地不宜建造寺庙,便准备再去别处选址,便要带那紫金钵盂中圣水离去。不料,在取那圣水之时,不小心将紫金钵盂倾斜,忽听轰隆一声,那钵盂圣水半边倾斜变成一弯清泉,紫金钵盂也变成一滩褐色顽石,护与泉边。
从此,在这鸣沙山环抱中,便有了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且“泉映月而无尘”,蔚为奇观,后人称之为月牙泉。距月牙泉西南约十里处,出现了一座雷音寺,那便是僧人阿难重新选址所建造,至今香火不断。
清苏履吉《月泉晓彻》,借景抒情,所描述的却是鸣沙山中的月牙泉景致:
胜地灵泉彻晓清,渥洼犹是昔知名。
一湾如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镜比明。
风卷飞沙终不到,渊含止水正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