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离看看顾城查到的资料,眉头微蹙,“北京人头盖骨不是早就不知所踪了吗?”
1936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周口店挖掘出三个成年猿人的头骨化石,研究人员在美国所属的北平协和医院的新生代研究室进行整理研究。
1941年,日美关系紧张,北平被日军占领。在这种轻快下,新生代研究室决定为北京人头骨化石找个更为安全的存放地。运走前,胡承志对化石进行了精心的包裹,装在即将离华赴美的海军陆战队退伍军医弗利的行李箱中。
在秦皇岛,弗利的助手戴维斯负责接收了这批行李,放在了他的房间里。第二天,也就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日军迅速占领了美国在华的机构,美海军陆战队在秦皇岛的兵营也被日军侵占,弗利和戴维斯成了俘虏。在天津的战俘营中,弗利他们陆续收到从秦皇岛兵营运送来的行李,但北京人头盖骨已不见踪迹。
从那时候开始,各界人士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查,北京人头骨化石始终没有再出现。对于北京人头骨化石的下落,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推测,可惜都没有什么证据。北京人头骨化石失踪,成了科考界的一大遗憾,也成为了世界近代史上的迷案。
曲寞听了解释着:“四九年之后,古人类学家又陆续在周口店进行了几次发掘,获得了两颗北京人牙齿和其他动物的化石。
值得提到的是,1966年由古人类学家裴文中主持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块额骨和一块枕骨,它们显然是属于同一个头骨。新发现的头骨碎片与1931年、1936年的第五号头骨的两块颞骨,拼合成一块比较完整的头盖骨。
显然,它们属于同一个个体,这是目前仅存的北京猿人头盖骨的标本。这些头骨经过古人类学家的细心拼接,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拼成一个较完整的头盖骨。
这个头盖骨一直保存在北京国家人类发展博物馆,接受过很多国家元首的参观,不过一直没对普通大众开放。这次丢失的宝贝就是那个头盖骨?”
听见曲寞的话,馆长赶忙点点头,“是啊。上级领导见我们年年亏损,就申请把头盖骨从北京方面借出来,打算在我市的博物馆首次公开展出。为了确保头盖骨的安全,我们馆不惜重金打造了这个高科技防盗玻璃罩。没想到,还是被盗贼偷走了!这玻璃罩用得是防弹玻璃,没有密码和我的指纹,即便是用炸弹也炸不开。奇怪,小偷是怎么进去的呢?”
确实,馆长的疑问有道理。这个玻璃罩看起来跟地面融为一体严丝合缝。曲寞戴上手套敲敲,发出撞击铁板一样的声音。
他围着玻璃罩转了几圈,突然蹲下仔细瞧起来。
“苗馆长,现在你可以把玻璃罩打开了。”法证科的同事已经对外围进行了取证,现场的照片也照好了。
馆长听见这才上前,打开玻璃罩下面的一个小盒子,先是验证了指纹,听见“哔”一声响然后又输入密码。密码的排列没有任何规律,而且有数字、字母,还有特殊符号,看起来很复杂。
随后传来“咔嚓咔嚓”两声,就见玻璃罩呈半圆形打开。里面的跪着的尸体没有了支撑,上身朝前趴在地上,下身还保持着跪的姿势。
有人过去把尸体抬到一旁,放在白布上面。以柔过去仔细的检查,康平在一旁做记录。
曲寞走进玻璃罩下面,用脚轻轻跺着一块大理石板,听见“咚咚”的空响。
陆离听见眼神一亮,赶忙下去一楼,孟哲随后跟上。
一楼是空旷的大厅,东西两边是洗手间,墙壁上挂着很多图文并茂的说明性文字。陆离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