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半路途。
猴子抬头望了望看不见末端的石阶,忍不住问了一句:“不如直接飞过去?”
那道徒淡淡回了句:“我大昆仑山内蕴含法阵,任意飞行功法及法器均无法施展。还请道友见谅。”
“还禁止飞行?”
“这是为了抵御外敌。”凌云子在一旁低声嘟囔了一句,却也不说清楚那个抵御的“外敌”会是谁。
不能飞,无奈之下,只得继续攀爬了。
……
斜月三星洞往东百里开外,高山上云雾缭绕之间,太上老君正盘腿坐在一棵古松下闭目养神。
紫衣童子从远处御风而来,气喘吁吁地拱手道:“师傅,弟子回来了。”
“嗯。此行,可有所获啊?”
“此行未曾见到须菩提。”
“哦?”太上老君微微睁开眼睛,嘴角微微翘起,笑道:“这倒是意料中的事。那须菩提心高气傲,性情古怪,便是为师亲去也未必肯见。”
“他那道徒引着我参观了道观,沿途弟子依着师傅的吩咐用玄天珠暗暗感应,不见发出金光。只是……”
“只是如何?”
童子犹豫了下,答道:“一入道观,这玄天珠子便发出了微弱的蓝光。”
说罢,童子双手将玄天珠奉上。
“蓝色光华,那是何意?”
太上接过玄天珠,握在手中,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细细思量了许久,却未有答案。
“莫不是那须菩提用了秘法干预所至?若真是用了秘法,便代表着那石猴此刻已在观内。只是这玄天珠子那须菩提也未曾见过,即便是干扰,也不应完全掩去金光才是。可若那石猴不在观内,他又何必使用秘法呢?”沉吟许久,太上只得叹道:“这唱的又是哪一出啊?”
“师傅,会不会那石猴本就不在观中。”
太上伸出一指,似是想说什么,却又闭上嘴巴细想了一番,才道:“想那须菩提也是精明至极的人,若他不想蹚这趟浑水,必不会留石猴在观中。若是真动了心思……他必也猜到我会来。”
“这么说,无论如何,那石猴必不在观中咯?”
“不!”将珠子收入袖中,太上道:“虚虚实实啊。石猴在不在观中,还暂且不能定论。况且,这普天之下,除了他的斜月三星洞,还有什么地方更为安全?”
又是细细思索了一番,太上接着说道“为师暂返回兜率宫一趟,你且留在此处日日监视斜月三星洞,若有出入,当细细查看,万不可掉以轻心。如有异动,业不可打草惊蛇,当即刻来报。即便石猴不在观中,只要那须菩提还在观中便无须多虑。区区一只石猴,身边若是少了个通晓天地机缘的人,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说罢,从腰间取出一黄色布袋交予道童。
道童伸手接过,躬身道:“谨遵师命。”
……
也不知走了多久,直到天灰蒙蒙有些亮的时候,猴子一行人才登上了山顶,看到了那宛如宫殿般的道观。
高大的红门上一块巨匾——乾元金光洞。
那是太乙真人修仙之地原来的名字,虽迁至昆仑山,却还是沿用了本名。
一位道徒守在门口,靠着柱子昏昏欲睡。
为猴子一行人引路的道徒连忙上大喝道:“起来,快快进去禀报,斜月三星洞的客人到了。”
那道徒朦朦胧胧间睁开眼睛,一眼便看见了杨婵,当即惊得站了起来,一只手早已握到腰间的剑柄上。
待看清了形势才缓缓松了口气,拱手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