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侧。
“少年郎,现在可知道老夫是谁!”
听到老者发问,余少白忙站起身来,想了想回道:“刚刚看您家中挂着宋字牌匾,当今世上大儒宋景廉宋大人也是浦江人士,不知大人与他可是同族?”
老者摇了摇头:“非也。”
“那您是?”
“老夫正是宋濂。”
宋濂?余少白心里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遇到宋濂,忙拱手拜道:“少白拜见宋大人。”
“不必多礼,给余公子上茶。”
“多谢大人!”余少白坐回椅子,偷偷打量着那老者,这长相无奇的老者竟然是大儒宋景濂,开国文臣之首,这是继张士德之后,他见过的第二位历史大人物。
“这次老夫从南京回乡,没想到路上竟遇到一位有为后生,你之前的说辞不假,皇上确实在御书房谈及科举之事,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今年年底或许明年年初,应该诏书就会颁布,到时候恐怕会闹出乱子。”
“既然大人坦诚相待,少白也大胆的说了。科举舞弊一事说明了朝堂上有蛀虫存在,即便是罢科举,兴举孝廉,恐怕也无济于事。”
听到这话,宋濂一愣,疑道:“举孝廉对于那些贫苦学子算是福音,怎么会无济于事?”
“科举可以舞弊,为何举孝廉就不能?只要有贪官存在,就没有公正可言。之前那些不学无术的后生完全可以贿赂官员,拿到举荐名额,如此一来,皇上一番苦心又要付之东流。”
宋濂露出沉思状,这一点他还不曾顾及到,平日里他都在翰林院编写元史,并不知朝廷风气如何,若真是贪官污吏从中做手脚,罢科举便是无用功。
“老夫考一考你,若是你,你会如何上谏皇上。”
余少白忙摆手说:“晚生小小年纪,怎敢妄言。”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你的回答若是让老夫满意,老夫便送你一本书。”
哦?余少白惊喜的问道:“?是青萝山房中的书吗?”
宋濂有些意外:“你也知道我那青萝山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