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世争锋 > 第1086章 【卧底】

第1086章 【卧底】(2 / 3)

宋大公子对于他这位姐夫已经失望透顶,并没有答应下来。

在他眼里,‘国党’甚至连乌合之众都称不上。

注册人数很多。但大部分都不关心,也从来不参加‘国党’的活动, 属于人多势众,但总是在关键时候缺人的尴尬境地,甚至还不如帮派的小混混来的齐心一些。从同盟会算起,常年处于经费紧张的境地,甚至连机关报的办刊费用,都磕磕绊绊,如今已经是难以为继的地步。

不管是《民报》,还是《中华民报》,这些曾经的,或者还在办刊的报纸,都因为阅读人数锐减,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政治募捐,形成良性的循环。

而‘国党’的报纸,因为其特殊性,是不能接受广告等收益,几乎没有盈利的空间和可能。

整张报纸都是大幅的长篇空论,让人很难提起劲头来。

如果‘国党’的这套说辞刚出来的前清时候,多少还有点新鲜感,至少能够搏人眼球。可当这套说辞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十多个春秋之后,从锐意进取的激励,变成了陈词滥调,就可见‘国党’的机关报有多么难办了吧?

同盟会时期,鼓吹暗杀,戴季陶在《民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杀》,说的就是清除民族毒瘤之类的,言辞激烈,观点极端的狭隘。可十多年后,‘国党’的报纸还在用这套说法,给人一种词穷的感受,也不能怪民众不理解革命的意义。

而是‘国党’的革命,已经落入了俗套。

宋子文就是这样认为的,‘国党’是一艘过时的破船,就算曾经是超级豪华邮轮,如今也买不上高价船票了。

孙大先生无奈之下,只能在‘国党’内部物色合适的人选去浙江。

严格的说,‘国党’在上海的临时避难所,不少区域是属于王学谦的地盘。他真要是追究起来,‘国党’只能搬家。所以,孙大先生只能在和王学谦有些往来,双方关系还算尚可的人中选择。原本,他是更加看重汪兆铭的,作为‘后同盟会’时期‘哼哈二将’之一的汪兆铭,很得孙大先生的看重。

可惜这位和王学谦的关系一般,甚至有些不和。

至于,另一位‘哼哈二将’的成员就是胡汉民了,也不合适。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在‘国党’内部核心圈子算是新人的蒋中正。

有几点让孙大先生觉得老蒋是个合适的人选,为人低调,在‘国党’服务多年,孙大先生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好吧,先为老蒋默哀三分钟;其次,老蒋是浙江人宁波人,算是王学谦的家乡人,好说话;当然排除这些,老蒋还有一个优势,他是一个新人,一个‘国党’核的新人,他需要表现。

不同于章太炎,老蒋的身份孙大先生知道一些。

刺杀过陶成章,肯定是和章太炎已经拥护章太炎的部分人员站在对立面的。

而王学谦是章太炎的弟子身份,孙大先生当然也担心万一章太炎将拥护他的人转送给王学谦,那么‘国党’就有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可能。

而老蒋绝对没有这方面的可能,章太炎是绝对容不下老蒋的,作为章太炎名义上的学生,王学谦就是一意孤行,也不会接纳老蒋。因为老蒋的身份太低,根本不值得王学谦付出很大的代价来拉拢他。

加上老蒋和杜月笙的关系不错,而杜月笙和戴笠是结拜兄弟。

要是老蒋知道他在孙大先生的心里转了这么多个弯之后,竟然还和王学谦的情报主管勾搭上了,肯定不敢这次浙江之行。他还嫌自己死的不够快还怎么的?

不过孙大先生并没有说让他去浙江当‘卧底’,其实‘国党’有很多核心的高级人才,以各种各样的名目

最新小说: 万历明君 王猛传奇 早安大明 谍战:红色掌柜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寒门枭主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圣心双雄 战国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