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破产保护的可能性。
美国的地产业,那更是一片哀鸿遍野,简直是无法形容的悲惨。
徐腾顺手买下了克莱斯勒大厦,而且是在和阿布扎比财团的较量中,很优雅的获胜——在他决定收购克莱斯勒大厦的消息传出后,对方就主动退出了收购,转而瞄准AIG集团旗下的美国国际大厦。
因为当时是次贷危机和总统竞选的高峰期,媒体关注度相对要小一些,最近随着Obama参议员获胜,新闻开始匮乏,《纽约时报》才终于将这个新闻拿出来,重新报道,写了一个挺酸涩的长篇社评,顺便贴了一张徐腾的帅照。
一个青年国际大亨的崛起,冷峻的俯览纽约,大意在说,徐腾要买光美国。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纽约时报》还将徐腾和华腾公司在美国的十多宗收购案都列举出来,详细分析,确实是覆盖美国资产的各个领域,从酒店到影视产业,从高科技到医疗产业。
《纽约时报》刻意忽视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徐腾在收购这些资产时,不管是凯悦酒店集团,还是Ascension集团,都没有任何竞争者,因为没有别的资本家愿意赌博。
《纽约时报》故意无视这些背景,唧唧歪歪强调中国资本正在以积极低廉的价格,抄底美国最优质的资产,比起当年的日本人更精明。
FK!
这是徐腾在美国,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具恶意的媒体攻击。
原因……大概是在《福布斯》刊登的最新一期全球富豪榜上,徐腾毫无争议的挤下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位列全球富豪榜第一,个人财富940亿美元。
《福布斯》对徐腾财富的统计,主要依据华腾公司旗下各大集团公司的资产报表,相比往年,随着华腾公司产权结构越来越清晰,这种统计工作也变得很轻松。
徐腾的个人财富不仅毫无争议的位居全球第一,而且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之和,这大概是让《纽约时报》露出敌意的原委。
在过去,在美国媒体的视野中,中国就是一个邪恶独裁的淤泥,而徐腾则是从淤泥中生长出来的雪莲,冰清玉洁,高贵优雅,富有才华……现在,徐腾差不多快成了淤泥之王。
这是美国。
徐腾甚至没有办法反击,只能任由《纽约时报》贴上万恶的标签,淡定的面对这一切。
他在美国聘请了最好的公关公司,还有最好的经纪公司相助,也没什么好焦急的,几天后,公关公司替他安排到《艾伦秀》参加脱口秀节目,刻意选择一身很轻松的休闲西装。
实际上,并不是一家脱口秀节目愿意腾出档期,邀请徐腾出席,但在公关公司反复协商后,最终选择艾伦-德杰尼洛斯的《艾伦秀》,不仅是更轻松,更娱乐化,收视率和收视群体也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除了徐腾自己,他还邀请了一位合作过的好莱坞影星,中途加入,当然不是FK过的那一位女神,而是另一位女神娜塔莉-波特曼,聊一聊他第一次到美国拍摄电影,包括他和李鞍导演筹划《终结者3》剧本时的那些事。
严格来说,他和娜塔莉不算是朋友,不过,他一直很关照对方,传奇影业几次邀请对方出演电影,只是因为档期而屡屡错失,最近终于有机会邀请她拍摄一部艺术性色彩更浓郁的电影《黑天鹅》。
娜塔莉-波特曼最初曾经长期练习过芭蕾舞,后来才因为《那个杀手不太冷》成为演员,这个背景是导演选择她出任女主角的主要原因。
毕竟在一线的年轻女星中,可选择的就那么十几位,有出色芭蕾舞功底的,无非就是二选一。
加上传奇影业一直有意邀请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