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此策略是以攻代守,是想趁我中原强盛时将所有可能的威胁全部剪除掉!效仿当初收草原为内地之举,不知微臣说的可对?”
曹操双目一亮,哈哈一笑:“知朕者孔明也!不过朕如此做还有一个目的,便是将天下的财富聚于中华。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我中华的强势!”
胡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问道:“陛下难道就不担心士大夫及文人们抨击陛下穷兵默武吗?士大夫们一定会说国虽大好战必亡!”
曹操不屑地一笑:“燕雀岂知鸿鹊之志,虾蟹岂有游龙之慨!”。这一刻,曹操的身上散出让人仰望的一种气势,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让胡昭不禁有一种叩拜的冲动。
曹操对胡昭道:“以往的帝王虽然出征,但却太过在意所谓的仁义,致使虽胜。但却耗费巨大入不敷出!可谓得不偿失!将来朕是绝不会重蹈覆辙的!”
当然,说出这番话的曹操没有看到胡昭那有些不自然的神色,说实话,古典时期的中国,在唐之前,仁义这个东东虽然有,但是不过是被当时的帝王和官员们拿出来的遮羞布而已,就如同后世的西方人在积累了差不多的财富,进入文明世界之后,拿出人权来遮盖一下,不在那么赤.裸.裸的罢了。
晋朝之前,不管是四百多年的汉,还是统一天下只有十多年就瓦解的秦,这两个国家的政体,除去东汉后期的畸形发展之外,其实都是古典军国主义,而在这样的政体之下出现的皇帝,本身就不可能讲仁义到哪里去。
真的要是如此的话,也就不会有西域诸国因为对汉稍微不禁,而亡其国,灭其族,就不会有秦天下刚刚平定,又立马南北两路大军出动,征服那些当时的荒芜之地了。
汉人真正讲仁义到把国家利益都扔到一旁,其实是从宋朝之后,宋朝虽然武力不心,当是富裕程度可谓是所有朝代之中最富裕的,宋朝的兵力不但是历代最多的,同时也是装备最好的,甚至还有闲钱拿出来养着那些罪犯,而不单单如此,除去庞大的陆军,宋朝同时还有庞大的舰队,那海上行朝在当时的社会可谓是震撼世人了!
而不单单如此,辽和金这两个国家都是在宋朝连续百年不间断的银钱攻势之下被彻底腐蚀,最终被后继者取而代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