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宋风华 > 五九三、呕心沥血

五九三、呕心沥血(2 / 3)

侯兄,侯兄!”

他的呼声惊动了侯仲良的弟子晚辈们,原本在旁侍立不敢打搅的,也纷纷凑上来,可是侯仲良摆了摆手,将众人赶开,继续开始写了起来。

每写数十字,他都要咳嗽几声,那纸上便会沾染血迹。

最初时谯定还要在旁劝说,侯仲良好不容易停笔,抬头含糊地说了句:“个人事小,道统事大,杨公遗恨,侯某补之。”

谯定浑身一颤:“你想明白了?”

侯仲良不答,又提笔书写,仿佛是害怕多浪费一秒时间。他越写越快,最初时还是行楷,可写到后来,变成了狂草,谯定跟在身后识辨,也只能结合前后句,认出其中十之六七。

看到侯仲良这模样,他的弟子晚辈一个个热泪盈眶,谯定也是肃然起敬。整个屋子里,除了呼吸之声,就是侯仲良时不时的咳嗽声,或者是换纸时的刷刷声。

但一声座钟的报时鸣声,打破了大厅中的寂静,这钟声一响,侯仲良手中的笔叭的一下落在了纸上,他呆呆看着自己写的东西,然后一口鲜血又吐了出来。

“侯兄,侯兄!”谯定慌忙扶住他,侯仲良摇了摇头,呵的笑了一声。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来济王想做的是这个,好大的野心,好大的抱负!”侯仲良慨然一叹,然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举动。

他打开马灯的玻璃罩,将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塞了进去!

火苗瞬间升了上来,将数张纸都吞没了,谯定慌忙来抢,却只抢到了几张半残的纸。

桌上剩余纸稿,侯仲良也是将之揉成一团,扔进了砚池之中,任那墨汁将之浸染。

“侯兄,你这是做什么?”谯定叫道。

“我在做无用功……济王做这国是论战……以儒学注实学,以实学注儒学,儒实何有彼此?”

他这莫名其妙的话,听得谯定耳中,却如黄钟大吕一般,让谯定整个人呆了。

“不,不,他气魄还大,以百家注实学,以实学注百家……我们不过是在他掌中作舞罢了!”侯仲良说到这里,将身体一挺:“还是去海外……”

说到这,他又剧烈咳嗽起来,而且与方才不同,他咳得不停,越来越多的血从口中涌出,周围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扶平放下,还要再问时,却发现他也已经死了。

谯定手里紧紧抓着三张烧了一半的残纸,那上面还有侯仲良的血迹与文字。

短短数日之间,儒学两位大家殒命!

虽然这与杨时、侯仲良都已年迈有关,但是,这也是他们为了此次论战殚精竭虑透支过度的结果。

“侯仲良也死了?”

早晨与周宇一起喝粥的时候,周铨得到了这个消息,他对侯仲良这老头儿还是有些好感的,他与他的徒子徒孙在稳固日本方面,出了不少力气。

“是,据说彻夜未眠,在写什么文章,然后到凌晨之时,又自己将稿子毁了,只有少部分还留下来,都是如何将实学与儒学合而为一的观点。”

“将儒学与实学合而为一?”周铨扬了扬眉:“看来他们总算明白我的意思了。”

以实学,吞并儒学,这才是周铨的真正目的!

华夏文化,此时高于世间任何异种文明,儒学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毫无疑问,它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可以说,经过两千年儒家学者们的钻研推广,它已经深入到华夏百姓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之中了。

想要将之彻底根除,既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可能。完全屏弃了儒家的华夏文化,就未必还是华夏文化了。

最新小说: 女穿之大理皇朝 早安大明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战国生存指南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将北伐进行到底 谍战:红色掌柜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帝秦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