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难择路 > 四百二十三章 时也?命也?或是人心苦不足耶?

四百二十三章 时也?命也?或是人心苦不足耶?(1 / 3)

有时候,可笑的结果,往往就发生在一系列严肃事情逻辑发展的最后。

突辽皇帝再英明,也不会想到,他用范国师理政,凭借一系列措施,确实稳住了突辽国的局面,并且开始快速回复战力。但,最终他的英明,却促使定北守备团拉拢平唐国,两家合作攻伐突辽国,给突辽国惹来塌天的祸事。

前贤说得好,时来天地协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想当初,突辽皇帝英明神武,力排众议,用血腥手段镇压族中反对声音,把范国师扶上国师的高位。随之,他这一英明无比的举动,给整个突辽族,带来巨大的利益。

一个原本在灭族边缘挣扎求存的草原弱族,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庞然大物。统一草原,这个几十代族长遥不可及的梦想,在突辽皇帝手中,也轻而易举化为现实。

接下来,突辽人把目标瞄向了南面那个富庶庞大的平周朝。

当突辽人战战兢兢地攻打第一座平周边疆小镇时,他们赫然发现,原本印象中强大无比,祖宗一直告诫不要招惹的平周朝,原来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突辽皇帝毫不犹豫采纳了范国师的意见,开始南侵平周朝。中间虽然失败过一次,但最终,突辽国还是把平周朝扫灭。取代窦氏皇族,阿史那家族将要成为这片天下的主宰。

彼时的突辽皇帝,雄心万丈,野心勃勃,甚至想过在三年之内,就彻底攻占整个平周朝。他甚至在窦氏皇族的太庙里,看着平周开国太祖的塑像,当面说出这番话。

遥想平周开国太祖当年,鲜衣怒马指点苍穹,满是虽远必诛的豪情。不料,六百年后,却被一名夷族皇帝推翻了太庙,还要站在他的塑像面前,与他试比肩。

但似乎,突辽皇帝的时运也就到此为止了。

西边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冒出来个定北守备团,一次次将突辽国的精锐骑兵大败。

甚至一战将突辽皇帝依为臂膀的范国师重创,逼迫他不得不仓皇后撤。

这一次,突辽皇帝英明神武的决定,看似依然稳住了局面,把突辽人又从败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而实际上,却惹来更大的麻烦。

突辽皇帝依旧英明神武,范国师依然是天下最强的理政能臣。但这一切,当你时运过去,却非但不能带来实质性好处,反而会惹出更大的问题。

突辽国现在,已经不是那个草原上的帐篷国。突辽皇帝直接通过范国师的一系列强硬措施,把占据的那些城池充分利用起来,作为阻挡平唐国进攻的一个个坚固堡垒。

平唐国的兵士虽然擅长攻城战,但攻城战始终是消耗巨大的作战方式。突辽国这么拒城而守,平唐国就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一战打退突辽大军,顺势就辟地千里。

这一个城一个城推下去,对富饶的平唐国来说,也是个极大地负担。

按照李药师所说,现在若想攻下突辽国,非得尽起三十万兵马不可。而且这仗,不是说你动用三十万兵马就一定能打得下来,三十万兵马,只是个保底,想打赢,后续还得填进去不知多少钱粮,多少兵马。

这样的消耗,对着富庶强大的平唐国来说,无疑是个负担严重的无底洞。

但平唐国要是不主动进攻突辽国,更不行。

突辽人以骑兵为主,作战行动速度,来去如风。你要是不能趁着形势好,把突辽国主力骑兵压制住,再让突辽人的骑兵跑起来,到时候恐怕大半个平唐国都将没有安宁地方。

对平唐国来说,必须趁着前翻大战胜利,不停压着突辽国打。现在,李药师等五将手里统御的前线兵马,加起来已经十五万有余。

最新小说: 明渣的逆袭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老朱家的瓜,好吃难消化! 圣心双雄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异域之星球领主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大明:家妻上将军 寒门枭主 千秋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