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尴尬的还不只是这些,当初娶她时,夫婿还不是驸马,无需避讳什么,于是,妾照样纳,官职在公叔瑾的帮助下照样升,哪怕为了照顾大公主,或者说为了避免顺帝的过多怀疑,没有去西北呢,在京城的禁军当中,也是绝对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公叔瑾当太子后,更是成了公叔瑾很是得力的臂膀。
但是,当此人变成驸马时,这些益处都没有了:庶子女们去母留子,成了记名的嫡出,官职变成了位高无权的闲职,连生活的地方都变成了让他感到压抑的御赐的公主府……
想来是个男人,就无法接受这样的落差,种种的不得意在本已发黄的夫妻关系中,显露得越来越让人感觉到冷漠。
带着这样的忧郁,大公主的心情如何会好?如何能不为了生个真正的嫡子而拼命呢?毕竟,当相公靠不住时,出嫁女子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儿子了!
这次导致大公主送命的早产加难产,其直接原因,是因下人看护不当,使得大公主年仅三岁的庶出女儿在腊月天里跌进了荷花池子中,尽管当时救上来时,孩子还是有气的,却在当夜发高烧没了,驸马一个没忍住,和公主吵了几句,结果公主便动了胎气。
现在公主没了,驸马也就自由了,当他不再是驸马后,是可以娶继弦的,朝廷又正在用人之际,假如他真有能力,想来“贤明公正”的帝王,在他真心“悔过”和事过境迁之后,未必不会给他一个好前程,哪怕不成,不看旁的,就算是看在两个外孙女的面子上,帝后也不可能太过为难他,毕竟,大公主的离世,只是一场意外,不是吗?!
可是,谁又来替可怜的大公主多想想呢?!
在皇后的心中,如果没有公叔瑾当年的势利,就不会有今日大公主的悲惨,她又怎么可能不怨呢?本来在前阵子公叔瑾生病时,已恢复了一点的夫妻感情,随着大公主的死,又降落到了冰点——人的心是会痛的,感情是会受伤的,尤其是在屡屡见识到公叔瑾的无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