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深刻的内涵都是剥离于商业爆米花之外,真正体现出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的价值。就好像迈克尔的言论一样,每一次争议都可以让人们重新去反思这部作品,从这个侧面也证明了“狂暴之路”的出色,是一部商业电影,却又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电影。
“狂暴之路”的剧组成员们先后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区别于男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的尖锐,他们以各自的理解对电影进行了阅读,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对争议的回应,却又平复了争议的喧闹,让人们重新冷静下来,认认真真地去思考这个问题。
剧组成员的开头之后,好莱坞业内三缄其口的明星们也终于陆续开口,汤姆-克鲁斯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就表示,“当然,选择一名女性作为动作电影的主角,这需要勇气,但这恰恰也是我们社会的进步,因为我们逐渐意识到了性别的差异并不是决定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因素。我们拥有许多伟大的男性英雄,同样,在历史进程里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女性英雄。所以,兰斯愿意拍摄出这样一部电影来,我钦佩他的勇气,更佩服他的锐利。”
爱德华-诺顿则是直言不讳,尖锐地把矛头指向了那些男权至上的保守派人士,“我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但事实上,我却不尊重他们对人性的蔑视和忽略。去年天主教/***案的爆料,至今历历在目,现在他们又拒绝承认女性的地位,我不认为这是正确的宗教信仰。上帝热爱每一个子民,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宗教信仰不应该成为某个特殊团体、甚至是某些特殊对象用来满足自己私利的工具。这才是整个社会最严重的问题。”
比起汤姆来说,爱德华的这番言论更加深刻,也更加沉重,真正地将隐藏在这场争议背后的社会问题挖掘了出来。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爱德华的底蕴,他不仅仅是一名演员,耶鲁大学的学历可以从言谈举止之中体现出来。
凯特-布兰切特也选择了挺身而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女性的地位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许多人都认为,我们已经得到了我们应得的。但事实上,我们没有那么贪心,我们仅仅只是在争取属于我们应得的,不要太多,也不准太少。”凯特的言辞并不犀利,但谈吐之中还是带着一种强大的气场,让人无法忽略,“这次的争论之所以会起来,我想根本原因就在于,性别歧视依旧存在,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无论是那些男权主义者,还是女权主义者,都是如此,我们试图争取自己的权益,但却寻找不到一个正确的方法。也许,兰斯在‘狂暴之路’中的尝试是值得参考的。”
这才是真正的控制力,不动声色之间就把“狂暴之路”再次推了上来,凯特对兰斯的力挺在轻描淡写中就体现了出来。
梅丽尔-斯特里普作为业界最为顶尖的女演员,她的话语自然分量不同,毋庸置疑,她也站在了兰斯的身后,“我始终没有发表言论,就是因为我觉得这次的事件太过荒谬了。兰斯的这部作品我已经观看过了,我完全看不出来现在争议的焦点,我唯一看到的就是:平等和自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的,同时也是美国建立的基石。我想,兰斯说得对,什么样的眼睛就会看到什么样的内容,也许,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梅丽尔的强大影响力体现在她无与伦比的实力与令人敬佩的专业之上,即使是学院那些冥顽不灵的老学究们,对梅丽尔也是敬重有加。后来人们不由调侃,只要是梅丽尔出演的作品,学院就一定会给予提名,甚至有人将梅丽尔戏称为“毒瘤”,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谈,但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梅丽尔在好莱坞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当梅丽尔都出列发言了,可以预见的是,好莱坞内部的纷争将会出现决定性的转折。
果然,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