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奉献。
除了是她个人经营之外,包含金麦城以及金麦城所管辖的区域,都会把钱送给朝廷皇宫大内。
而收钱的人不是税官,而是钱汝君家里的各种管事。
还真别说,那些商人不认朝廷的官员,就认钱汝君的家人,心甘情愿的把钱交给他们。
然后就能安心的在钱汝君划定地盘里经商。
朝廷很想要拿到这笔钱,所以就开始缴商税,当然开始缴商税,就不能只跟钱汝君出手,也必须对其他商人出手。
如果说,别的商人有朝廷官员背景,又有谁比的上钱汝君或者皇室那几个核心人员。
于是,不管是任何官职,不管是公侯伯子男,都必须收税。
而他们选择的时机,就是皇帝出征草原的时候,借口是皇帝出征要用很多钱粮。
钱汝君不相信大汉只有她一个人会做生意,光是长安女学堂里面收到的财女和闺女个个都是有钱的。
有钱的让人家发狂,如果这些有钱人都不缴税,那么她真的要跟朝廷讨个说法。
对于朝廷开始收税她是乐见其成其成,但是,钱汝君下指令给金麦城和中央水塔区,要他们开始争取贫农家里免税。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赚钱的人,都必须缴税。
既然朝廷已经开始收商税,那么个人所得税也该开始缴交了。
官员不必缴税,应该是政府发给他,他的薪水,而薪水以外的收入怎么能够不缴税好呢?
如果田税不缴纳,可以说这是朝廷恩德,免税也就算了,但是做生意这种事情又不是官商,又不是国营企业理所当然是必须缴税的,绝对不能够轻易放过。
朝廷开始缴纳商税是钱汝君在银河城开办商业的时候才开始的。
而且他们要求银河城也要跟着缴税,因为他们说银河城是属于朝廷的势力范围之一,如果不缴税,没有办法对人民交代,所以银河城需要身先士卒。
对于这点钱汝君完全没有反对的意见,因为她认为一个商人如果不缴税,他获得的利益没有办法跟朝廷分享,地位就不可能提升,他们也就跟能决定利益的最高权利单位产生了鸿沟。
而朝廷所做的很多事情,商人也往往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
因为比如说朝廷在修路,平民百姓一天也走不到几次,但是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他们常常就需要用路。
所以修路这种事情,商人来说,比对平民百姓来说更有用处。
当商人缴交更多的税的时候,朝廷就有更多钱可以修路了。
大汉时期,能够称为道路的路,实在没有几条。
想要符合后世标准的,更是一条都没有。
所以商人要缴更多的税,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钱汝君认为,商人更应该捐钱,专款专用,开辟更多条道路。
让商品能够产生流通,这样,一个人的一生,才能够享受更多的事情。
“时间,距离”在大汉时代,是比更多商品还像商品的商品。
对钱汝君来说,她来自于一个商业社会,多多少少知道大部分的商人经营之道,越大的商人,他对于朝廷稳定性的需求就越高。
如果朝廷不稳定,他又怎么样才能够做好生意呢?
有些人发的是战争财,靠的吃的是朝廷的血,把国家的物资卖个保密对象。往往也能够得到极多的钱财。
因为越难拿到的物质,也就越值钱。
即使,这件物资的造价不高。
如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