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1857 > 第四百三十八节 曾国藩立道

第四百三十八节 曾国藩立道(2 / 3)

府十四县的时候,最后他想花钱,都已经花不出去了。

但曾国藩始终没有做出让朱敬伦担忧的事情,他似乎真的打算有工出工,做一点事而已。

尽管曾国藩的行为不可避免的形成了舆论的热议,追随者众多,响应者众多,但是他始终是孤身一人,不收门徒,不立教规,只是跟当地的儒士立下一份誓约,内容也无非是让光大儒道而已。

可这个人本身的行为,宗教味道太浓了,他走遍广州十四县的时候,已经不用他去派人送名帖请名儒了,当地的儒生无不是翘首以盼,聚在一起等待曾国发。

大家将跟曾国藩的会晤,看作是一种至高的荣誉。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干的,但就是要等曾国藩来,跟他们见一面,听听曾国藩那种老夫子们讲了无数遍的大道理,然后欢快的跑到各个村子去督造孔庙。

1868年,在这一年,曾国藩在潜藏大明乡间,平日里沉默的儒教的力量,彻底激发了。

曾国藩身上的宗教味道也越发浓烈了,当他当年发出檄文的时候,开始带有卫道者味道,当他开始在广東立约的时候,他成了一个宣道者。

这样的人身上是有宗教感召力的,他不收弟子,但有越来越多的人跟随他,跟在他的那头瘦驴身后,他走到哪里,那些人跟到哪里,他讲学的时候,那些人就听,他不讲的时候,那些人就等。

年轻人有,中年人有,甚至连老人都有,有人跟着他走着走着,死在路上的也有。

当曾国藩已经有当年孔子周游列国的一种味道的时候,朱敬伦更不能阻挡了,此时阻挡他,就是跟整个读书阶层为敌了。

当然这时候他还是没看出曾国藩立道的坏处,只是惊叹于曾国藩的感召力而已。

其实如果不是太平天国对儒教的破坏,不是洋教传播对儒教的冲击,曾国藩也没有这么强大的感召力。

儒道不是一个积极扩张的宗教,甚至不是一个宗教,只是一个带有宗教味道的理念而已,它从来没有严格的教规,不遵从孔子的教诲,也没人会把信徒绑在火刑架上,他也没有一个严密的组织,从来没有一个教主,凝聚它的,也从来不是庙宇中的神像,而是传承了几千年的道德文章。

儒道没有组织,于是在外来入侵之下,他没有办法组织实质性的力量来抵抗,可是天下读书人的心中不免有强烈的危机感,这时候一个人站出来了,他已经保卫过儒道一次,现在他说还要在保卫儒道一次,这次是在洋教的冲击下,包围儒道。

此时,那些对洋教传播感到忧虑的读书人,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可是跟随曾国藩的,却远不止这些人。还有大批对改朝换代不满的读书人,在新的国家无法获得地位的读书人,甚至只是对社会不满的读书人,他们都开始跟随曾国藩。

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想跟着一个英雄罢了。

朱敬伦知道自己阻止不来曾国藩,但他相信,儒道不是一个善于造反的宗教,假如它算是宗教的话。

曾国藩是在立道,但是他立的不是曾国藩的道,他是在重塑孔子的道,是在重申儒教,而不是创建新教。

本身就不担心这个已经跟政治,跟皇权合作了两千年的宗教,曾国藩也没有试图打造一个有纪律的严密组织,唯独是担心曾国藩越来越高的威望而已,犯不着阻挡曾国藩,朱敬伦也就任他去了。

这一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兵工厂改革了,这是官办企业的转型,如果成功,不但兵工厂将成为一个市场化的巨头企业,关键是这种模式如果成功,今后万一民间推动不利,朱敬伦多了一条采用国营方式工业化的手段。

锦纶堂开办

最新小说: 女穿之大理皇朝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谍战:红色掌柜 将陨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帝秦设计师 将北伐进行到底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