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国崛起1857 > 第一百四十三节 初识诺贝尔

第一百四十三节 初识诺贝尔(3 / 3)

滩,但好处是距离赫德正在建设的新港口位置很近,用来建货栈和总部是个非常好的地方。

跟阿道夫见面只是一件小事,朱敬伦真正感兴趣的,还是阿道夫这次运来的货物。

他这次以瓦伦堡提供的三艘商船,当然现在属于他们洋行所有的商船,运来了打量的机器设备,朱敬伦建造的兵工厂可是一座百万级别的兵工厂,当然不是区区一趟航行,就能把所有设备都运来的。

这次三艘船就足够了,等于一下子完成了跟朱敬伦的交易,同时工厂经过半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基本到了安装设备的阶段了,中国人的施工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不是有些材料跟不上,速度还可以更快。

比如中国传统的青砖虽然很不错,比红砖更加密实,分量更重,敲击有铿锵之声,因此有些青砖被叫做金砖,可是烧制的工序也比红砖要复杂,最不利的是,西方人已经发明出了红砖的大规模烧制工艺,德国人几年前发明了大规模烧制红砖的大型轮窑,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也开发出了多种型号的压砖机,因此红砖就慢慢取代了青砖,后世的中国普通人已经很少见到青砖了,倒是那种常常被高手拿来表演劈砖的红砖很常见,真正的青砖这些高手是绝对不愿意尝试的。

受限于这种情况,上次临走的时候朱敬伦还向阿道夫订购了一套欧洲最好的压砖机器,这回阿道夫带来了,兵工厂甚至可以直接开办自己的砖窑来烧砖。

好消息是,兵工厂中的一个技术顾问表示,他们可以仿制这种压砖机,朱敬伦最喜欢听这种能够仿制神马的云云,大山寨国如果能提前出现,朱敬伦绝对不会骂,而会高喊万岁,一高兴就跟这个技术顾问多聊了聊,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他突然发现这个家伙的名字中有‘诺贝尔’三个字,而且是他的姓氏!

朱敬伦第一反应就是,该不会是造火药发财,后来把钱捐出来搞了个让全世界科学家和文学家恨得要死也爱的要死的诺贝尔奖的那个诺贝尔吧?

最新小说: 谍战:红色掌柜 将北伐进行到底 王猛传奇 万历明君 早安大明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战国生存指南 寒门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