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李舒崇曾查阅过有关资料,知道慕容氏的祖先鲜卑人起源于内蒙古东部的鲜卑山,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始祖是莫护跋。
三国时,莫护跋率诸部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两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俨然一副德高望重的样子。
但是,他们以慕容为姓之后,真的会“慕天地之德”、“继三光之容”吗?
如果按照历史教科书的说法,慕容氏有着“高光表现“的时期是五胡十六国,也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因为这些政权主要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即“五胡”)所建,史称“五胡十六国”。其中,前赵、大夏、北凉为匈奴所建,后赵为羯族所建,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为鲜卑所建,前秦、后凉、成汉为氐族所建,后秦为羌人所建。
这的确是“大融合”,广袤的长江以北地区,尽数落在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手里,大批汉人被迫南迁,投奔东晋王朝。而那些无力奔逃的汉人,则以血的代价,来“配合”这民族大融合的进程。这其中,最为悲惨的就要数汉族女子了!
史料记载,在当时入主北方的胡人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中国史上向来不缺少“食人”的记载,即便是汉族人,也摆脱不了干系。但是,这些血腥的行为,大多发生在灾害之年,大多是因为长期战乱导致食物短缺,属于“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但是,胡人就没那么矜持了,尤其是羯族,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的问题,反正,他们对吃人、特别是吃女人,有着特殊的癖好。打仗的时候,一般的模式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此才能稳定军心,确保军需。但是,羯族的部队就有些洒脱的离谱,行军作战从来不带粮草。
或许,你还会为他们怎么填饱肚子而担心了?用不着,没有粮草还没肉么?这些人面兽心的家伙,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并把她们称为“双脚羊”。晚上淫乐白天则宰杀烹食。
在他们所建立的后赵政权中,汉族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后来,被称作“战神”的民族英雄冉闵,灭掉后赵政权,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达二十万。其中的五万多少女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可惜后来冉闵又被慕容鲜卑击败,这些少女又全部落入慕容鲜卑的手中,结果成为“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外,她们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孤魂野鬼,日夜凄号,其景之惨烈,让一千多年之后的李舒崇,依然悲愤难抑,耿耿于怀!
公元304年,时值“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这些家伙当然不会做“活雷锋”,乘着这个机会,慕容鲜卑横扫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
回师途中,一路逍遥一路歌,一边淫乐一边吃。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幽州刺史王浚发现后,要求慕容鲜卑学着做个绅士,文明一点,停止这些惨无人道的行为。于是,慕容鲜卑听从劝告,停止了淫乐与食用,但是,他们并没有“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而是将这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李舒崇真想问问这些慕容鲜卑兔崽子们,到底还有没有人性?“慕的什么德”?“继的什么容”?!
五胡乱华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原沦陷于外族,对汉人来讲系一场民族灾难,迫使汉人”衣冠南渡“,几乎令华夏亡国灭种,对中国历史产生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