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 第一百六十三章 群臣热议,利弊之争

第一百六十三章 群臣热议,利弊之争(1 / 2)

此话一出,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群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原本安静肃穆的朝堂瞬间变得嘈杂喧嚣起来。

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臣拄着笏板,微微颤着头对身旁同僚低语:“流官制?异地就职?这可不是小事。

官员背井离乡,远离故土亲朋,人心能稳吗?

况且各地风俗迥异,初来乍到,如何理政?”

身旁几人闻言,皆重重点头,面露忧色。

另一角落,几位年轻官员凑在一起,眼中却闪着跃跃欲试的光。

“此举妙啊!”一人攥紧拳头,压低声音却难掩兴奋,“异地任职,断了乡土关系编织的人情网,恰能杜绝结党营私、贪腐横行!

新官上任三把火,到了陌生之地,唯有靠真本事施政,百姓方能得实惠。”

同伴拍手称快:“对!如此一来,官场沉疴必能涤荡大半!”

中场一处,几位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围拢,神色凝重。

一人捻着胡须,沉吟道:“君上这是要刨了世家根基啊。往昔官员多从本地豪族、书香门第遴选,盘根错节皆是姻亲故旧。

如今异地赴任,家族势力鞭长莫及,往后朝堂话语权……”

话未说完,旁人已会意,有人咬牙啐道:“哼,君上这是嫌咱们碍事,要拆了这牵绊帝王的蛛网。”

殿柱旁,两位素有嫌隙的官员却难得达成一致。

一位讽笑:“瞧吧,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昏官,往后甭想再混日子。到了陌生地界,没本事应付政务,分分钟被拎下台!”

另一位接茬:“正是!甭管流官制利弊如何,总归比如今这潭死水强。要是地方治不好,那顶乌纱帽可就兜不住脑袋喽。”

人群之中,亦不乏谨慎观望之徒。

一位八面玲珑的大臣轻摇羽扇,对周遭议论充耳不闻,只眯眼望向龙椅上的张邺,心中暗忖:“君上果非常人,这两记狠招,怕是既要削权,又要收心。流官如棋,全看君上如何落子布局。”

思罢,悄然隐入人群,静待风向。

一时间,朝堂仿若沸锅,各方心思碰撞、交融、对峙,而张邺端坐龙椅,冷眼俯瞰这众生百态,静待风波涌起,再从容破局。

御史大夫崔钰率先站出,忧心忡忡地说道:“君上,此举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员贪腐结党,但亦有诸多不妥之处。

官员频繁调动,对当地民情、政务难以深入了解,恐会影响政务的有效推行。

且官员离家赴任,思乡之情难免,若不能安心任职,反而不利于地方治理。”

兵部尚书李轩也附和道:“崔大人所言极是。

再者,官员调动过程中,舟车劳顿,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可能导致官场人心浮动,影响朝廷的稳定。”

张邺微微一笑,说道:“二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但孤之所虑,乃是长远之计。

官员贪腐结党,犹如毒瘤侵蚀我大荆根基,若不及时整治,日后必成大患。

至于了解民情之事,官员在异地任职,正可摒弃固有偏见,以全新视角审视当地问题,或许能有更好的治理思路。”

刑部尚书纪敏这时也站了出来,说道:“君上,臣以为流官制与异地就职制,若能妥善施行,利大于弊。

虽然官员初到一地,需要时间适应,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去了解当地情况,而不是凭借过往经验和关系行事。

而且,五年一轮的调动,既能让官员在各地积累丰富的经验,又能防止他们与当地势力勾结过密。”

张邺点头赞许道:“纪爱卿所言,深得朕心。孤深知此事推行必有难度,但为了我大荆的长治久安,不得不为。

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官员考核制度,在官员赴任前,对其进行充分的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当地情况。

同时,在调动过程中,

最新小说: 穿越18世纪女医生 穿越星际被兽人一见钟情后 被怪谈男主养大后 算命太准爆火,被全网警察关注 西出阳关 前男友总是不放过我 八零香江名媛千金 都是咒术界的男人勾引她 夫人今日拔刀了吗 捡到龙王,让他孵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