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这些文人,犹如求知的学生,静耳聆听二人所对答的诗句,偶尔有几句绝妙诗句都会用笔记下来。
这一刻众人才知道自身的学识是如何浅薄,心道难怪人家叶宇能够三元及第,就单说这考校金国使者的诗句,他们已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其实他们也不必自责,因为坐于高台上的所有大儒,也都不知道这些诗句的出处。
这些大儒此时此刻,看着台上二人的巅峰对决,可谓是汗颜不已!
存放唐诗本集的桌案上,有不少成名已久的大儒,翻阅书籍寻找叶宇与完颜罗华说的诗句。
可是让他们失望的是,书籍中根本没有记载,即便双方都已经道出了作者与诗名,但依旧是查无可查!
由此可见,二人在唐诗的造诣,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比肩!
一番交战之下,叶宇心中可谓是极为惊骇,思忖这完颜罗华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这都将近三千多多首唐诗了,竟然还能应对自如。
虽说整个唐朝能留下的诗句,大约有十万以上!但那不过是一个虚数,真正能够归总在一起,并且留名记录的也不过一万多首!
《全唐诗》是到了清朝才整理成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过收集归总了四万多首唐诗!
他叶宇是看过《全唐诗》,也曾经将其编列排序,生吞硬吃的将这这部《全唐诗》看尽了七七八八!
这还是在有整理成册的情况下,他叶宇才记住了两万多首唐诗!
如今连以文风鼎盛的大宋,所记载的唐诗也没有过万。可眼前的这个金国完颜罗华,竟然能够记住这些零散的诗篇,可真是一个奇迹!
他大爷的,我还就不信那个邪了,叶宇暗中爆了一句粗口,随即开始琢磨那些诗句能够难倒对方!
而完颜罗华已经是满头大汗,他何曾想过叶宇竟有这等强悍的战力,要知道当初象山书院曾宏,也不过在一千两百首唐诗后落败!
叶宇在问了十几首唐诗,又被完颜罗华对出之后,他突然来了一句:“举世都为名利醉,伊予独向道中醒。”
“呃,这个……”
完颜罗华正要回答,却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没有这首唐诗,顿时觉得有些棘手。
而完颜罗华突然卡住,可是让在场的众人几多欢喜几多愁。喜坏了大宋子民,愁死了金国使团。
原本是胜利在望的局势,如今倒好,节节败退不说,还有可能全军覆没!
完颜罗华虽然不是皇子,但也是皇族旁支贵族,对唐诗可谓造诣极深,但他实在是想不起来,这唐诗中还有这么两句!
“唐诗之中,当真有这两句?”完颜罗华对于叶宇那两句诗的出处,表示深有怀疑。
叶宇见对方终于被难住了,不禁长出了口气,随即一脸沉静地郑重道:“当然!”
“这,这不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唐朝国祚三百年,诗人何止万千,你确定你能一一熟记?”
完颜罗华心有不甘地,向叶宇问道:“不知这诗句出自何人之手?”
“后两句是: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作者韩湘,字北渚,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年,为韩愈侄孙、韩老成之子!之后修道出家,世人称为韩湘子!”
“原来是他!原来是他……”
完颜罗华失魂落魄的跌做了一旁,这首唐诗他虽然没有印象,但是这四句诗浑然天成,并不似叶宇临时编造。
况且诗意也包含着对道家修真的见解,与韩湘子的经历倒是极为吻合,所以这由不得他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