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汉之全球攻略 > 【第四十八章 君之代,倭国国歌】

【第四十八章 君之代,倭国国歌】(1 / 4)

这个时代的黄河,还远远不是后期那条泛滥成灾的地上悬河。炎黄民族的母亲河此刻依旧清澈。

黄河真正开始泛滥成灾应该是唐朝以后的事。从先秦开始,直至唐末,黄河中原地区都是战乱最多的地方,特别是长安、雒阳一带,几乎是每隔几年便有一场大战役,尸横遍野百姓流离的同时,绝大多数的树木都被砍伐下来制造攻城武器。如果是盛世,这些树木也同样被砍伐下来营造宫室殿宇。树木的逐渐稀少,黄河上游开始沙漠化以后,黄河才开始泛滥成灾。

圣祖皇帝统一天下之后,非常重视黄河的保护,还专门在户部设立了营造司,专门负责对黄河周边地区树木的保护工作。所以现在呈现在沈云面前的黄河河水清澈,水流平缓,即使是夏汛期间,水流也没有暴涨。不过望着头顶炽热的骄阳,沈云还是不由发出一声叹息。

从他到这个时代开始,至今也有三四个月了,可他却连一场小雨都没有看到。也不知道这贼老天到底什么时候肯普降甘霖,帝国西北已经半年没有雨了,再这样下去,不知局面会变成什么模样……

“渊让。”胡公殿下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沈云赶紧转身,恭谨道:“张伯伯!”

“等会儿就到孟津了,我会让宫三跟着你,如果有什么事就让他来通知我!”

“知道了,张伯伯!希望张伯伯一路顺风!”沈云道。

刚才胡公叫时迁通知他的也是这件事,渔阳方面传来消息,有急事需要胡公赶回去处理。所以到了孟津之后,胡公便要轻车简从,以最快速度赶回渔阳。本来说时迁、侯阚、百晓生等人也要随着胡公去北疆的,但考虑到他们也很久没有见过父母妻儿,所以胡公特别批准他们先随沈云回渤海郡,到弥兰农场见过父母之后再去北疆。

沈云自知资历不够,所以没有问渔阳出了什么急事,但胡公却没有避讳地告诉了他。

渔阳,即燕州首府。就在现在的宣化附近。也有说北京的。事实上渔阳就在燕山山脉南麓,掌管着整条燕山山脉的防卫工作。汉圣祖统一天下之后,将疆域向北扩展了四千里,最北抵达了贝加尔湖,所以燕山对于汉族农耕文明的保护作用降低。

不过这一带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天然分界线,平原、山地、荒漠应有尽有。基于这点,圣祖皇帝将这里作为军事训练的场所,驻有甲等军团飞骑军在此,同时建了一所全帝国最大的军事学院---昭武大学!

胡公殿下就是昭武大学的祭酒!

当然,这是四年前的事。之前昭武大学的祭酒都是由英公殿下担任。这也是皇帝找不出足够的将领来取代原先军团统帅的重要原因之一。

昭武大学的学员每年都固定在两千人,但真正能熬过四年时间,毕业出来的合格学员只有八百人!这八百人只要合格毕业就能获得最低少尉,最高上尉军衔,分派到部队中最少也是个连长。低到吓人的毕业率虽然让很多人畏惧,但更多心有抱负的学子却纷纷选择到这座全世界最严格也最大的军事学院进行学习。

昭武大学分有多个科目,骑兵科、步兵科、辎重科、参谋科等等。其中尤以骑兵科为最。骑兵是大汉帝国的骄子,更是全世界各国的头等战力。

按照沈云的说法,英勇善战的骑兵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核武器!没有骑兵的国度注定要被动挨打!

所以历年以来,骑兵科毕业的学员更加少,最多的一次是圣祖皇帝还在位的时候,那一届有一百七十人合格毕业。而这次胡公殿下担任祭酒以来的这一届却是个例外,足足有二百名骑兵科学员撑过了艰难的四年,今年将是他们的毕业之年,只要通过大学最后一次考核---无负重穿越草原两

最新小说: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女穿之大理皇朝 谍战:红色掌柜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帝秦设计师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战国生存指南 将北伐进行到底 早安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