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此刻已经完全反应过来,关上院门,拉了拉还处在呆滞中的沈母,与已经冷静下来的沈琰,一起去到院中。
原本不怎么大的院子,一下子进来这么多人,略显得有些拥挤。
沈雅一家就这样呆呆地看着那群太监,不知他们突然闯进来意欲为何。
“咳…”为首的太监见沈雅他们这么没眼力见,有些不满地咳嗽了一声。
“沈氏,还不带着孩子们跪下接旨。”端侯明白苏公公的用意,在一旁提醒道。
接旨?沈雅一听这词,脸色陡然变了两变?接什么旨?难道是…沈雅有些不安地抬头望了望一旁的端侯,果见他双手背在身后,神情淡淡地望着他们。尽管他掩饰地很好,可沈雅还是能看出来这老狐狸身上有一种志在必得的架势。
看来,这个情形有些不妙啊!
沈琰也在听到接旨二字后,脸色变得刷白。他心里也隐隐地猜到那道圣旨,可能与端府有关,他倒还没那么天真的以为,自己中了科举,就能引来皇帝的圣旨。
沈母早在见到端景的那一刹那,就猜到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她咬唇恨恨地瞪着端景,硬是没有听他的,带着沈雅和沈琰下跪。
那苏公公等了半天,也没等到读圣旨的机会,一时间有些不怎么高兴。眉头拧的死紧,恨不能夹死一只苍蝇。其他太监虽大多时候低着头,但这个时候,也纷纷抬起头来,探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沈雅和沈琰很清楚违抗圣旨是一个什么样的大罪,当即也顾不了什么,一人一边,拉着沈母,便下跪道:“民女(草民)接旨。”
苏公公见总算有人识大体,又碍于旁边站着端侯,不好发作,哼了哼,白了一眼沈母,便将那明黄色绣着五爪金龙的圣旨,从袖子里拿出来,慢吞吞地展开,轻掀起唇抑扬顿挫地开始念起来,仿佛他念的不是圣旨,而是一首意境很美的诗。
可惜,读者有心,听者无意。沈雅听这太监读圣旨,听得心里一阵难受作恶。
不过好歹她抵抗能力强,到底是忍下来来,也大致听明白了圣旨的大致内容: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感念端侯爱子心切,朕特命….即日进府,不得有误。钦此…”
反正皇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端景为大周朝做了那么多事,一生勤勤苦苦,劳苦功高,他得知端侯还有女子流落在民间,很是同情,特别拟了一道圣旨,赐沈雅和沈琰端姓,即刻进府,不得有误!
沈雅估摸着,这道圣旨主要针对的不是她们,而是端府里的那位老太太。而她这边,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若是那边老太太同意了,端侯哪会管沈雅他们同意同意,绑也要绑过来啊。
不过有一点沈雅还是挺欣慰的,端侯至少信守诺言,没让沈母也跟着一起进府。
几个太监读完圣旨,便一阵风似的,轻飘飘地走了。余留下沈雅一家人,还跪在地上,消化这让人有些措手不及的圣旨。
端侯送完苏公公折回来,发现沈雅他们还跪在地上,目光呆滞。不免有些不满地咳了一声。
“琰儿,为父知你中了进士。但你到底年轻,怕是授予不了官职。为父已替你想好了,你进府后,去国学院再读几年书,重新参加科考。”端侯一见到沈琰,目光就甚是和蔼。早早地为他的未来,打算好了。
“我不需要你来安排。”沈琰闻言,只是冷淡地看了他一眼,便起身,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端侯热脸贴了冷屁股,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胸口也被沈琰气的上下起伏。
反了,反了,一个个都什么态度!!女儿这样,儿子也这样。还把不把他这个老子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