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幽州都督府的长史,李玄道最先被拿出来说事。
王君廓在幽州素来劣迹斑斑,这会儿人死了,可是照样拿出来被人说事。都督无状,你这个当长史的就应该好好劝导,而不是那么纵容。不错,即便是李玄道事先跟李世民密奏过,但是自己没有拿出什么实际措施来劝导,这就是过错。
还有,李玄道当初给王君廓的那封信,里头到底写的是什么,随着王君廓死亡就成了一个谜。那么,这也是一个攻讦点。
就这两点,已经足够让李玄道吃一壶了。若非李玄道当初在秦王府中也算是和好些人有点交情,加上他的从舅房玄龄从中斡旋,最终虽然没有逃过贬官的劫难,但是也比沦为庶人好多了。
再就是罗彦。处理罗彦的事情,就比较棘手了。罗彦才上任三个月不到,而且第一个月就是跟着崔敦礼在北地瞎转悠。贬斥他吧,这情理上说不过去。不贬斥他,贞观律刚刚修好才几个月,难道就要让李世民自打脸?那肯定不行啊。
既然如此,那就贬斥了。
“陛下,想那罗彦,前几个月在蓝田县的任上做的不错。如果可行,将他放到地方再做一任县令。何况,他也实在是太年轻了,性子冲动,还是需要多多磨练一番。”如今罗彦是个从五品下的官,加上李世民给他的权利,在幽州比李玄道还能呼风唤雨。
虽然罗彦在这一年换了三次官,但在有心人眼里,罗彦的权利是一次比一次大。对于一个年轻人,这太顺了,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不论好心还是恶意,好多人建议把罗彦放到某个下县再好好磨磨性子。
“罗彦在王君廓的这件事情上,功过可以相抵。但是幽州这种地方,确实罗彦也不适合呆着。”李世民点点头,同意让罗彦换个地方。但是却没说到底要换到哪里去。这种事情,还是再听听朝臣们的建议再说。
“想罗彦这短短一年,军中呆过,京官当过。便是那一地主官,也是干了不短的时间。真要是把他频繁换来换去,怕年轻人心里也会有怨气。”
“那也是没办法,谁让他走到哪里都要闹出点事情。不换他,难道还要让他把幽州也闹得风风雨雨么。”
“要不还是让他回来好好在弘文馆教书好了。我家那兔崽子这段时间嘴上还是挂着罗助教,便是我这个老子也没念的这么勤快。况且三月以后诸家的孩子,到底有什么变化,诸位也心里清楚。”
“这绝对不行。哪有不出一年就把他调回来的说法。”
听了半天,李世民也有些等的乏了。想想罗彦之前干过的那些事情,李世民笑笑说道:“好了,诸位也不要再争了。我看啊,既然有人说罗彦这弘文馆里教书做的不错,那索性让他去一地好生教书。”
听到李世民这般任性的说法,百官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了。
这个惩罚也实在有些过了吧。
李玄道再不济,也给了个下周长史当当。罗彦本来就罪责比较小,反而是贬斥的有些厉害了。须知便是上州的博士,也不过是从八品下的官。难道,这是李世民不再看重罗彦的一个信号?
在百官的疑惑中,李世民继续说道:“好了,罗彦手持我的令牌,本该到了幽州就能将王君廓压服。但是一直在旁翘望,全然没有作为。这次要是不罚他,就实在太辜负我的信任了。就这样吧。前些时日我听说金州官学的博士年迈,已经不止一次向吏部上书要致仕了。那就让他去当当这个博士。”
听完李世民的安排,百官是猛吸一口冷气。
金州距离长安不远,也是属于京畿地区。相对来说,除了江南文风极其繁荣的地方,京畿地区便是大唐的文化中心了。因此金州整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