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他被接到了这支舰队中最大的一艘战船上,和一个五十左右的中年人说了几句话,然后两人一块儿进入船舱,同时中年人下令船队继续向北,沿着海岸线直奔金兰湾。
因为风向问题,七百多里的海路,他们这支舰队整整走了五天,当他们最终迎着朝阳出现在金兰湾的湾口外面时候,远处的海面上,一艘艘巍峨如山的巨舰正顺风高速驶来,在那些高耸的桅杆上,一面面代表着大明的红色龙抱日月旗在风中猎猎舞动。
两支舰队很快遭遇。
“陈总兵,二十多年不见,您老越活越精神了!”
罗璋站在威海号甲板上说道。
“你是?”
曾经的大明高,濂,雷三州总兵陈上川疑惑地看着他。
“我?您老估计不会记得我,那时候我只不过是邱将军身旁的亲兵而已,这位是莫老英雄吧?传令各舰,鸣炮向几位老英雄致敬!”
罗璋笑着说道。
随着传令的信号旗挥动,从威海号开始,各舰左右舷炮门打开,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一道道炽烈的火焰不断喷射而出,从前到后绵延近十几里长的庞大舰队中,数以千计的大炮一刻不停地鸣响,向这些真正堪称民族英雄的海外遗民致敬,哪怕最艰难最绝望的时刻,他们也没有选择向异族入侵者投降,他们宁可远赴异国他乡筚路蓝缕开拓蛮荒,也不肯接受那代表着蛮族的猪尾巴。
而现在,他们终于等到了光明。
“大明高,濂,雷三州总兵陈上川听封!”
紧接着梁鸿走出来,拿着杨王爷发的圣旨说道。
“臣陈上川听封。”
陈上川急忙跪倒在甲板上说道。
“疾风知劲草,国难显忠臣,查有前高,濂,雷三州总兵陈上川,于甲申国难之时,以弱质书生,不畏鞑虏残暴,毅然起兵佐桂王以保大明社稷,三十余年血战沙场,虽势穷力孤亦不改初衷,纵穷途末路亦不堕晚节,为嘉其忠节,特封吴川侯,并以占城之地设占城道,以陈上川为占城经略使,许以征伐之权,望尔勤勉为国,使大明王化普泽占城。
大明崇祯七十七年二月初五。
大明监国吴王杨丰。”
梁鸿读道。
“臣领旨,谢吴王殿下隆恩。”
陈上川忙磕头说道。
紧接着梁鸿又拿出一份儿圣旨来。
“莫玖听封!”
紧接着他喊道。
现在的河仙王莫玖赶紧跪倒。
梁鸿随即宣读对他的封赏,而他的封爵比陈上川低一个级别,他被封为海康伯,这两人都是以老家为封爵,至于他的官职则是真腊经略使。
杨王爷的计划很简单,就是让这两个地头蛇给他当打手,他会派遣少量军队,不用多了,一人给他们配一个营,再给他们提供先进的军火,让明军给他们训练他们自己的军队,这样就足够他们完成任务了。阮家刚刚完全吞并占城,而占城人很多还存着反抗之志,以陈上川在这里的影响力再打着大明旗号,很容易逼迫阮家退出占城,当然他们就算不退也无非就是打出去。
也不用是整个占城,只要归仁以南就行,这样金兰湾基地就有了保障。
然后再挑拨阮家再继续和郑家打,甚至可以给阮家提供帮助,郑家和康麻子比较好一些,完全可以支持阮家揍他们,反正失去这一块之后,阮家实力也大幅衰弱,他们在打不过大明的情况下,想要发展就只能向北继续跟郑家打,那时候杨王爷好好看热闹就行,等他们打得筋疲力尽了,他再把这两家一块儿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