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沈幼宜把自行车骑的飞快,前两天下了一场雪,路边都是积雪,中间好几次车轮打滑还好沈幼宜把住了车头,才没摔倒,这要是摔一跤够沈幼宜在床上躺个几星期了。
好不容易找到西街门口有石榴花的一户,沈幼宜敲了半天门都没人应答,就在沈幼宜打算先去医院的时候,就看到供销社的主任往这走,''你找谁啊,我瞧你在我家门口半天了。’'
“你家里的孕妇摔倒了,我哥已经把她送去医院了,你现在带上钱和一些小孩子用的东西赶紧和我去医院。”
男人一听这话腿都软了 ,‘'你等我一会儿,我拿上钱和东西就走。’’开门的手哆嗦的不成样子,还是沈幼宜抢过钥匙打开门,男人火速冲进进卧室拿出一个包裹,看得出来是预备好生产用的物品。
两人骑上自行车就往市医院去,远远的就看见沈又年高挑的身影,“哥,我找到人了。”
沈又年今天穿了一件深色的棉服,走近些就看的出上面有些干涸的血迹,‘‘人已经推进手术室了,医生说产妇失血过多,情况不容乐观。’’沈又年简单的交待了产妇的情况,带着两人到手术室门口。
男人蹲在门口,痛苦的捂着头,‘‘早上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沈幼宜虽然看到了一个老太太在和孕妇争执,但这种情况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安静的和沈又年坐在椅子上等待。
期间沈又年借了一个搪瓷杯给沈幼宜接了一杯热水,抱着热乎的水杯,沈幼宜感觉冻僵的身体才慢慢活过来,在热水快要凉透的时候,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了。
医生和护士推着虚弱的产妇出来,病床上放着一个小小的婴儿,‘‘母子平安,但是产妇失血过多需要静养,再晚来一步就危险了,孩子的体重达标,但因为是早产儿需要住院观察几天。’'
男人红着眼睛把妻子推回病房,临走前对沈幼宜两人郑重的道谢,‘‘今天的事多谢二位,等我安顿好我妻子一定好好的向你们道谢。’’
沈又年这个人干净惯了,穿着带有血迹的衣服等了半天已经是极限了,沈父沈母那边等不到两个人应该也着急了,确定产妇脱离了生命危险二人就先回去了。
家里只有刘妈在,看见兄妹两人手上没拎着年货,衣服反而乱糟糟,一副不解的模样,“你们俩不是买年货去了吗?怎么搞得乱糟糟的回来。”
沈幼宜坐在沙发上给自己倒了杯水,沈又年上楼换衣服去了,“路上碰见一个孕妇摔倒了,我和哥哥就帮忙把她送医院去了。”
“这大冷天的,平常人摔一跤都够呛,这孕妇真不小心,有事儿没啊,这都快过年了,怎么出这样的事儿啊?”
“没事儿,母子平安,就是后面得好好休养一阵。’'
听到平安的消息,刘妈嘴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可怜见的,还好没出事,又年和你都是心善的,今天算是积了大功德了。’’刘妈信佛,宁市的每户人家基本上都供奉着一座佛像,每逢初一十五还得烧香拜佛。
‘'还去供销社吗?爸妈估计还没买完年货,要不然你在家里休息,我去帮忙拿东西。’’沈又年换好衣服打算去供销社与沈父沈母汇合。
‘‘不行,我也去,我都和爸妈说好了,今年的和他们一起办年货的。’’沈幼宜急匆匆的坐上自行车的后座,她一定得去办年货,感受一下这个年代的氛围。
虽然这个年代的物资比较紧缺,但大家对于过年的热情没有丝毫的减退,比起后世更多了几分朴实的热闹。到了年关家里再紧巴也会买些甜嘴回家给孩子尝尝,因此供销社这会门里门外的都是人,远远的就听得到这边热闹的动静。
沈又年把车锁好,护着沈幼宜往里头,凭着优越的身高很快就在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