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年摸了摸她的头没再说什么,回房间收拾自己的行李去了。
下午放学的时候,赵老师把沈幼宜留下来,“上次说的投稿有结果了,市里的报社看中你和许洋的文章,明天就会刊登在报纸上。”
赵老师也很高兴学生的文章写得好,竟然还能上报纸,这么久没动静他还以为报社没选上他们写的文章。
沈幼宜都快忘了这件事了,冷不丁提起来还有点陌生,但她很快回过神来,向老师道谢,“我知道了老师,这还要谢谢老师的帮忙,是您教得好。”
赵老师连连摆手,“你们自己写的好,我只是联系一下人罢了。”
沈幼宜回到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大家比上次获奖还要激动。
沈母高兴的说,“明天一早我就去买十几份,到时候让又年带几份回去,让你爷爷奶奶看看,二老肯定也得拿出去炫耀。”转头又交代沈父明天和她一起去,多买几份,摆在家里看着也高兴。
沈父正得意着,“我上次就说咱们家要出一个拿笔杆子的吧,我们瑶瑶的文章就上报了,这让你爷爷知道,可得乐坏了。”
沈幼宜只能保持微笑,现在开口有很大的嫌疑是自卖自夸,还是听沈父沈母的彩虹屁就好了。
第二天沈父沈母一早就起来了,沈幼宜吃早饭的点,两个人已经拿着一沓的抱着回来,沈母抽出五份放进沈又年的行李里。
饭桌上沈父把报纸摊开平铺在桌子上,沈幼宜文章的版面很好,一眼就看见了。上面那篇是他们学校许洋写的文章,沈幼宜的是下面那篇。
沈父将整个版面小心翼翼的剪下来,夹进书里,准备做个相框到时候摆在客厅里,保证每个来沈家的人都能看到。
门口传来一阵汽车的喇叭声,应该是来接沈又年的,沈幼宜替沈又年拿着衣服的行李,放进后座,沈母又交代了两句注意安全,沈又年坐着汽车到火车站赶车去了。
沈又年一走,家里感觉空了不少。沈幼宜晚上放学回家,沈又嘉在客厅里摆弄着新捡来的石头,想起来上次沈又嘉送了自己一块类似大白兔的石头,一直放在匣子里,都没仔细看看。
“今天又捡了什么好看的石头。”沈幼宜把挎包放下,给自己倒了杯水。
沈又嘉正摆弄的起劲,低头挑出一块通红的石头,递到沈幼宜面前,“我放学到学校后边捡的,可好看了,就像妈妈那条红珊瑚的手串一样。”
沈母有一条红珊瑚的手串,是结婚那年沈奶奶当年给的,平日里都带着,只是随着沈父调到闽省,不好招摇就收起来了。
沈幼宜伸手接过来仔细的瞧了瞧,倒觉得不像红珊瑚,反而有点像红玛瑙,只是不太确定,等沈父他们回来再辨认一下。
要是真的沈又嘉的运气也太好了,但要是有人看见沈又嘉捡到又恰好识货那就糟了。
“你捡石头的时候有人看到了没?”
沈又嘉低头想了想,肯定的摇摇头,“我放学没和他们一起走,只有我自己在那儿。”
“下次一个人别到偏僻的地方去,万一出什么事我们哭都来不及。”沈幼宜不放心的嘱咐自己的胖墩弟弟。
“这块石头姐姐先替你收着,可以吗?”
沈又嘉大方挥了挥手,示意沈幼宜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