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吗?”
沈母看着女儿担心的神情,心里升起一丝暖流,从怀里掏出一袋种子,放到沈幼宜面前,“你之前说想要在家里种花,刚好今天有户人家家里有种子就换了一些。”
沈幼宜惊喜的抱住沈父,“谢谢爸爸。”拿起那袋花种看了看,“这是什么花的种子?”
沈父往嘴里塞了一大口饭,可见是饿极了,“听说是玫瑰的花种,那户人家的女儿在粮食局上班,平时喜欢淘换花种,但他们把院子里的地都拿来种菜了就没种。”
沈幼宜高兴的把花种拿回房间,沈母看她连饭都没吃,连忙喊她,“吃完饭再弄,一会儿晚了伤胃。”
沈幼宜大声的答应又马不停蹄的赶回饭桌。吃过饭后,沈幼宜主动帮沈父捶背,沈又嘉跟着学样帮沈父捶腿。
沈父坐在沙发上,嘴角就没下来过,沈母看见女儿儿子殷勤的的样子,酸溜溜的说道,“唉,我这一天天的也很累,怎么就没有人帮我捶捶背按按腿呢。”
沈父好笑的看着吃醋的沈母,“一会儿我享受完,亲自给你捶。”沈母不客气的翻了个白眼,“谁要你捶啊。”
沈幼宜讨好的走到沈母边上,替她捏捏肩膀,“妈妈也辛苦了,我现在就帮你捶。”
沈母这才收起自己浓浓的醋意。沈父沈母坐在沙发享受儿女的服务,脸都笑皱了。
沈父突然叹了一声气,看着现在家里和谐的场面,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沈母一早就发现沈父有心事,只是他没说,刘妈还在家里就没问,这会刘妈出门唠嗑去了,也就没有顾忌,“今天收粮不顺利吗?还是遇到什么事了?”
沈幼宜也向沈父投去询问的眼神,沈又嘉年纪小,但他从不往外说家里的事,口风很严,因此沈家人也不会刻意避开他。
“我收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其他省也出现了旱灾的苗头,现在得到消息的人都开始屯粮了。好在京区那边受影响不大,目前还不用太过担心。”
沈母皱了皱眉,自家能预测到的情况,有关系的人家也能想到,只是这粮食以后可就没这么容易收了。
“提前预测旱灾的人家毕竟是少数,而且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爆发,他们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只能像咱们家这样每天悄悄去乡下收粮。”沈幼宜猜想那些人家应该不会大面积收粮,那不是告诉所有人有大事发生,上面肯定也会注意到的。
“瑶瑶说的有道理,闽省的气候降水还是比较多的,最坏的打算也是粮食减产,就是要看减产的规模大小,咱们家提前做了准备,总是要好上不少。”沈父尽量把事情往好的方向讲,毕竟明年的情况还不不确定,只是说有可能会出现旱灾的情况,太过杞人忧天不是什么好事。
沈母在心里算了一下,目前家里一共有800多斤的粮食,家里每个月还有一百二十斤的粮食供应,其中二十斤是单独给沈幼宜的。当年那件事发生后,中央特批给她的。只要供应发的出来情况就不会太差。
沈幼宜想了想,沈家的小洋楼单独围了一个院子在后边,远离大路,平时沈母和刘妈在外边种了菜,煮饭就去后边拔两棵菜。在小洋楼前面围几个篱笆种菜,把后院空出来种红薯这种耐旱的作物,红薯抗饿,红薯叶还能炒盘菜,一举两得。
沈父和沈母听了这个想法也觉得可行,后院一共有十几平方,是沈家搬来后才围起来的,围墙砌的高,想要从外面观察里面的情况基本是不可能。
只是现在过了红薯种植期,明年要是形势不好,就可以把后院的地利用起来。
“不说这些了,有困难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只要咱们健健康康的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沈父跳过这个沉重的话题,拍了拍沈又嘉的脑袋,又催着两兄妹上楼休息。
沈幼宜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