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辰骏一直很谦虚:“我哪是什么大明星,如果能用到我的地方,我会挺高兴的。”
能被别人需要,是一种认同。
崔秋宁说:“符老师以后的用处大着呢,我们最好能找一个让A区居民们都认同和尊敬的人。”
“你这个点子不错,让我想想。”
萧屿凡想了想,说:“我知道一个人选,或许有派上用场。”
萧屿凡说的人是住在民安华福C区的赵萍丽。赵萍丽原是个命苦的女人,刚结婚没多久就公公就过世了,孩子刚一出生,丈夫就在工地上不幸遇难。
婆婆痛失两位亲人,一下就卧床不起。
婆家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彻底失去家里的顶梁柱,原本拮据的生活就更加的捉襟见肘。
为了能撑起这个家,赵萍丽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牵着婆婆,就到城里来打工了。
头两年,婆婆身体还能坚持,平日赵萍丽在外面做工,她就在家帮忙照顾孩子,日子过得还勉强。
赵萍丽是个朴实的乡下妇女,没念过多少书,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也没有一技之长。
但面对困境,她始终没有向命运低过头,她先是在工地上帮人做饭,也兼顾一些清洁卫生的工作,后来在社区的帮助下,孩子也在城里上了学。
但好景不长,婆婆被查出来患有阿兹海默症,记忆里一点一点地衰退,到后来她会悄悄跑出家,赵萍丽到派出所报了好多次走失,以至于后来警察只要在路边看到赵阿婆,就会把她送回家。
其实婆婆还有个女儿,有人给赵萍丽出过主意,说老公都没了,她大可以改嫁,把跟婆婆的关系撇得干干净净,这样就可以把这个包袱甩掉。
小姑子的丈夫把婆婆视为累赘,还扬言,如果敢弄到家里来,就跟小姑子离婚。
赵萍丽跟婆婆相依为命,打心底,她早就把婆婆当成了自己的母亲,到后来,婆婆开始无意识地打骂她,她都忍着,始终没有抛弃婆婆。
三年前,赵萍丽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一个在附近工厂上班的钳工听说了她的事,被她感动。主动追求,两人结为夫妻后,依旧把婆婆带在身边。
赵萍丽的事情是前年社区做民调的时候知道的,并且将她作为仁孝典范上报给了九龙坡区政府,去年她被评为了“孝老爱亲好人”。
社区还给她办了一个隆重的表彰大会,当时请了好些居民去看。
萧屿凡说:“明天我就去拜访这位赵阿姨。”
“能带我去吗?”翟秋宁不想呆在家里,尽量避免跟父亲正面“冲突”。
“好吧。”萧屿凡同意了。
末了,萧屿凡让大家都集思广益,让“一勺米”活动顺利完成。
微信群里的短会结束后,许安若私加了她的好友,等她一通过,许安若就开门见山地问:“你也喜欢萧屿凡?”
“没有。”
翟秋宁这才惊觉,是刚才在群里,她主动提出跟萧屿凡一起,才让对方误会。
她说:“要不我跟他说,明天我不去了,你跟他去吧。”
“那怎么行,显得我刻意要跟他在一起。”
她突然觉得成年人的世界真复杂,一句随口而出的话,竟然能让对方生出那么多不必要的想法。
“那我明天就跟他去。”翟秋宁懒得跟再跟对方解释什么,她是坦荡荡的。
庆幸许安若没再回复她,这件事就这么过了。
萧屿凡跟赵阿姨联系过,赵阿姨在附近一个厂区干保洁工作,中午有空,两人约好十点在志愿者服务中心见面。
赵阿姨不过40多岁的年龄,人看上去比实际的年龄苍老很多。不得不让人感慨,在荣誉的背后,她付出了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