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一切没有如果。
“初时倒是有过后悔,但是年轻时候的那股子倔强始终让我不想低头回去,就这么一直在外面钻研学问,后来年纪渐渐大起来,也就习惯了,谈不上后悔,就是对没有走过的路有一些好奇罢了。”道明和尚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毕竟看到了施主的成功,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说明走的路没有错。”道明和尚深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坐在边上打坐的徒弟,“再加上啊,贫僧虽然已经老了,但是徒弟还年轻,我徒弟以后还会收徒弟,总有一天,会见到头的。”
“那你的徒弟……以后也在这一方世界,不是也没有凝聚文胆的机会吗?”周志远的内心有一些困惑,“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伴随着泰西诸国以及火器的崛起,他们的那种新思想传入,后面已经不会有王朝了,至少,替代清王朝的新政府,不会是王朝了,那么读书人,以后是不会存在了。”
“施主,你误会了。”道明和尚摇了摇头解释道,“贫僧不是一定要成为读书人,也不是一定要凝聚文胆,只是想看到我的民族,能够重新站起来,能够驱逐蛮夷,贫僧就没有遗憾了。”
“善!”
周志远微微眯眼,看着道明和尚,学着电视剧里狠狠夸了一句。
真是不容易啊,怪不得在不远的将来,时代洪流之下,原本愚昧的人群竟然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新潮的运动和斗争层出不穷。
看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自古遗传而来的精神。
“不过,我有一个好奇的地方,大师你修佛之后,没有塑造金身,是属于什么境界呢?”
“佛门讲究四大皆空,缘起缘灭,皆无定形,看破红尘,浑身没有一丝尘垢,方能成就金身,贫僧仅仅只是一介普通住持罢了。”
“那现在佛门有塑造金身成功的吗?”
“没有,如今万法凋零,不仅儒法,佛法也衰弱不堪。”
那你还能成为住持,已经是很厉害了啊。
周志远心中默默念叨,随后突然想到一个点,“大师,你说你除了读书以及民族复兴之外,没有其他挂念的了,是吗?”
“是的。”
“这么些年都没有回过家吗?”
“是啊。”
“回不去,一刻都没有想家吗?”
道明和尚没有说话,只是原本缠绕在手腕上的佛珠又被取了下来,一圈又一圈的转动。
“家中父母,兄弟姐妹,难道没有一日思念的吗?”
儿时在院前大槐树下与兄弟姐妹打闹嬉戏,父亲严厉但又温和的教导,还有每每在外面玩耍受伤时,被母亲抱在怀里轻声安慰……
一幕幕画面,在道明的眼前流转,幼时曾听到一个成语,叫白驹过隙。
意思是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此时他就好像乘着一只白驹,路过那一道门缝,那一道家门口的门缝,他很想停下来,走过门口的石狮子,敲响上面的铁环。
可惜身下的白驹不给他丝毫反应的世间,依旧往前疾驰,驶过前方那空无一人的道路,驶过他的一生。
一声长长的叹息,在寂静的夜晚响起,久久无法消散。
“怎能不想啊。”
“既然想,为何不回去看看呢?”周志远一边抠着自己的脚板,一边不解的看着他,“想了,那就回去看看吧。”
他算是第一次碰到这种类似于北漂的老年人,这个年纪了,能回去看看就回去看看吧,一家人,哪能记这么久呢?
“贫僧……受教了。”道明眼神有一瞬间的恍惚,但是又立即恢复了平静,“不过,在离家之际,贫僧就已经决定了此生不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