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民没有管周志远那丰富的表情,只是自顾自的说,“你之前一直问我,是不是有什么神秘的身份,说我那些招式不太像是读书人的,其实确实不是读书人,准确的来说,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任何一个读书人了。”
“我之前和你说的读书人凝聚文胆,是要依靠天地意识承认、认可方能凝聚,这话只能对一半,因为读书人确实是需要被认可,但不是被天地意识,天地意识早就消散了,不存于世,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早在汉唐之前就已经没有天地意识了。”
“那么是有什么来认可的呢?是由整个王朝的意识,或者说是整个族群的意志凝聚而成的意念共同体,来认可的,”刘兴民看着周志远张大的嘴巴,微微一笑,“很震惊吧?我第一次知道这个真相的时候,也很震惊。”
“那……王朝的意识……这能和天地意识一样么?”周志远轻轻的提出疑问,其实这种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不就是公平么?那由王朝,或者是族群意志凝聚而成的意识,真的会公平么?
“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代表了当时几乎是整个天下的共同意志,就像是前朝明王朝,那时候的天下,所有人都想恢复汉家正统,不想再被异族统治,所以当时的王朝意识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只要符合这个意识的文章、符合这个想法的言论,都可以很轻易的成为读书人。”
“所以当时的大明王朝前期,即使是发生政变也要北征漠北、讨伐异族,后期更是铸造九边重镇,防范北方异族,因为整个王朝、整个族群的意志立在那,谁也无法违背!”
刘兴民的语气陡的升高,“这是集体的意志,所有人都无法抵抗!顺从者就会被整个天下所接纳,违者,那么就会被天下所抛弃。”
“况且因为是汉家王朝的原因,最最基本的忠信礼义还是存在的,不会连衣冠都失了,只要人还有良知存在,那么这股王朝意识,总归是有道的,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非如此了。”
“所以那个时候还是有读书人的,但是现在,我之所以说已经没有了,那就是因为现在入主中原的朝廷,就是异族,而异族,是不被当时的天下意识所接受的。”
“王朝虽然灭了,但是王朝的躯壳仍旧在保护着它的百姓。”
“他们接不住这意识,根本没有机会在中原大地开创新朝,整个天下都在排斥他们。”
“于是他们杀啊,但凡是反对他们的,都杀了,读书人杀了、王公贵族杀了、贩夫走卒也杀了,杀到后面,拥有良知的人也没有了,族群意识没有了人,那么也就相当于徒具形表。”
“而这样的后果就是整个天下的意识便向着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去。”刘兴民的眼眶轻轻滴落些许泪水,充满悲伤。
“那么正统的读书人,自然不存在了,因为现在顺应大势的,就该是那样的,没有忠信之义,没有礼义之风,只靠着残存的孝道束缚着这天下,因为他们除了孝道,没有其他可以站得住脚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