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起身,向观礼的人拱了拱手,便往房间内走去。
来到房内,师母将一包衣服放在了简易手中,温声道:“易儿,去内室把这些衣服换上”。
“谢过师母”,简易接过,憨笑着向师母表示感谢。
“傻孩子,跟师母客气什么”。师母笑着催促简易快去换衣服。
加冠礼比较琐碎,衣服需要换来换去的。到了内室,简易看了下师母准备的衣服,是一套深色的衣服,有一条锦带,还有一双黑色的步鞋。
换好衣服后,谢过师母,简易再次走到院中。
老师让简易在院子南面站了一会,才开始下一个流程。
等简易面南站足了时间,老师从桌上取过帽子,走到简易跟前,再次劝勉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谨尔威仪,淑顺尔德,眉寿永年,享受胡福。”
简易再次跪谢,老师将帽子给简易加上,然后又让简易去房中找师母。
呃……,冠礼好麻烦,简易心里嘀咕。
再从房里出来时,简易已经除去深色衣服,换上了一套圆领澜衫,来到院中,等待老师下一个流程。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地,受之天庆……”
老师又念了一段词,然后让简易将帽子取下来,给简易换上四方平定头巾,换好后,示意简易给观礼的客人斟酒。
在古代倒酒也是很讲究的,简易走到桌前,向众人拱手一礼,然后从年纪最大的长者开始倒酒,站在其右侧,右手持壶,左手持杯,斟完一杯后,再给下一个斟酒。
倒酒时,简易也笑着说着感谢的话,差不多就是感谢能来观礼之类的。
倒完酒后,观礼之人便端起酒杯,来到简易面前,念一句祝词。
等念完,简易长揖到底,然后双手接过递来的酒杯,拜谢,浅饮一口。
然后下一位观礼者上前,重复刚才的步骤。
等这些程序走完,严肃的气氛便去的一干二净,老师便与来人聊起天来。
众人恭贺老师得此佳徒,令人羡慕等等,让老师周济仁老怀大慰。
然后便是最后一道程序,赐表字。
老师唤简易过来,微微一笑道:礼仪即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照例的劝勉程序。
汝虽性情稳重,淳朴而忠厚,然命运多舛,为师赐汝“安”字,愿而平安顺遂,取“子”字为汝表字,望汝莫忘进取。
故今赐汝表字“子安”,望汝莫负此字。老师神情严肃而认真,眼神里对简易寄予厚望。
子安
简子安!
以后这便是自己惯用的称呼了,简易长揖到底,拜谢恩师赐字。
“子安,汝即高中俯试案首,当再接再厉,莫要为一时的成就遮住双眼,莫要辜负令师一番心愿”。其中一位耆老劝道。
“子安自当勤学苦读,不负恩师所望”。简易长揖道。
加冠完毕,简易得了表字,带着老师殷勤的嘱咐踏上了院试的征程.
……
黑压压的乌云遮盖天地,闪电在墨汁般的天空划过,惊雷滚滚,大雨瓢泼而下……
官道上,一辆罩着油毡的马车在暴雨中摇摇晃晃,艰难而行。
“公子,前方再有五里便是顺天城了,这风雨太大,我们稍做休息待风雨小些再赶路,可使得?”。身穿蓑衣的车把式,回头向车内道。
少顷,一道慵懒似乎刚刚睡醒的声音传来,看年纪,是个少年,“啊,当然使得,大哥决定便是”。
穿着蓑衣的车把式闻言,呵呵笑了起来,打趣道:“我可真佩服公子,这种天都能睡个好觉”。
“风声、雨声、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