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数月过去,大地褪去了雪白的外衣,绿草从地里钻出,给大地增色不少,路边的野花也不甘示弱,纷纷开出诱人的花香…..
简家村,简家大院,祖母三婶四婶早早的就在厨房忙碌了起来,下面,烙饼好一阵忙活。
堂屋中,四叔正在殷勤叮嘱堂兄:“知儿,昨日孙夫子说了,此次童生试对你而言,就是小试牛刀,你寒窗苦读多年,小小童生试,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但切莫骄傲自满,此次出门应与同窗多多亲近才是…….”
“是呀,知儿,昨日娘找许半仙帮你算了一卦,上上大吉,应是十拿九稳了,娘就等着你考个童生回来了”。四婶也从厨房钻出附和道。
随即,回头看了眼厨房,见祖母和三婶正在忙碌,没注意这边,从袖中抽出一个荷包,偷偷塞到简知手里,低声道:“出门在外少不得要花银子,娘这里有二两私房,你拿着……”。
堂兄简知,眼睛一亮,“谢谢,娘,娘你真好”。这次出门家里就给了一两再加这二两就有三两银子了,这下够去赵兄所说的青楼看看香香姑娘了吧……。
大庆朝的交通留有秦汉遗风,基本上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行人歇脚,送别。
祖母,四叔,四婶都到长亭相送,简易望着热闹的送行队伍,微微一笑,取了早已准备好的包袱,默默跟上队伍。
一路上,众人的焦点都在堂弟身上,无人注意默默跟随的简易。
到了长亭,十里八乡奔赴县城赴考的人们都在此处送别,人越聚越多,赴考的学子也越来越多,有的独自背着行囊,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堂弟到底是遗传了四叔的基因,长袖善舞,很快就和诸多学子打成一片……
“王兄,久仰久仰,这次赴考定是十拿九稳了吧”。
“赵兄,幸会幸会,小弟提前预祝赵兄金榜题名”。
“简兄好久不见,此次高中后,你我一定要把酒言欢……”
诸学子互相吹捧,一个个兴奋的喝了二两小酒似的,似乎已经榜上有名了一样。
简易背着行囊,独自坐在角落,勾着嘴角看着他们互相恭维。
祖母四叔四婶,见堂弟与众学子打的火热,也跟着兴奋起来。
“小知与同窗的关系融洽,受人敬仰,可见平日读书用功,本次童子试应是稳了”,四叔高兴的道。
“嗯,老四说的不错”。祖母也兴奋的应道。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送行的队伍陆续离去,祖母四叔四婶也准备回去了
“咦,小易,你怎么在这”。四婶眼尖,看到了角落里的简易。
简易起身,来到祖母面前,道:“正要禀告祖母,孙儿也要去参加童子试”。
这时祖母等人才看到简易背上的行囊,不由诧异道:“你也要参加童子试”?
“你连私塾都没上过,考什么童子试”?四叔疑惑道。
“就是,别在这丢人现眼了,快跟我们回去”。四婶附和道。
简易没回答,只是看着祖母。
祖母皱了皱眉,一跺拐杖道:“跟我们回去”。
简易皱眉,正要开口,堂兄凑了过来:小易,不是为兄说你,先不说你连私塾都没上过,就算没有限制,你怕是连考童子试的规矩都不知道吧,我告诉你,考试是需要保人的,五人联保,而且还要找个廪生作保,才可参加考试。
“呃….堂兄,我已找好保人了”。简易无奈答道。
上次去周府上,老师周济仁已经替简易找好了保人,让简易不要操心,放心去就是了。
“找好了保人?是谁啊,本镇学子都在这里了,是王兄,还是赵兄?”。堂兄又问道。
众学子纷纷表示,未与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