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好、好,这可是你父亲所作”?观礼的秦老,听到这句诗词,大为激动,连连问道。
话刚说出口,简易就暗道不好,这首诗现在还没出现,要是被人怀疑,那就惨了,还好白老自行脑补,都自行找好借口了。
于是顺着台阶道:“正是家父所作,父亲常言,勤能补拙,读书一道,贵在勤字,是以每每读书到深夜,方得功名”。
“勤能补拙自然是正理,但过犹不及,听闻你父亲常年体弱多病,可能也跟此有关,你也当切记”。周济仁高兴学生明白勤奋的道理,也担心读书把身体熬坏了。
历史上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会读书,但身体差,英年早逝的例子比比皆是。
“学生老师谨遵教诲”。简易恭敬回答。
周济仁看简易的样子,哈哈一笑: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我观你,虽身子瘦弱,但动作矫健,必然不会步你父亲后尘,日后多注意就是了,这也算是老师给你上的第一课。
“是,老师”。简易无奈,说什么都是你,但是作为学生,又能说什么呢?
“今日就到此,老夫虽收了你这学生,但这里不是私塾,我也不是私塾的夫子,往后,每三日你到这来,老夫再教你蒙学”。周济人又道。
“多谢老师”。简易躬身行礼,转身退去。
“恭喜稔知兄得一佳”徒。简易走后,白老上前恭贺。
通过刚才的问答,周济仁对简易也是满意,脸上不由浮起笑容:“呵呵,里美兄,你我相交多年,也不瞒你,我这学生看着憨厚,实则心有天地,日后少不得要发愁咯”。
“哼,你这是得意之言”。白老看周济仁一脸得意,不由撇嘴道。
“老夫的学生,日后去了麓山书院,自然也是你的学生,你着什么急呢”?
“呵呵,也是”。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笑的像两只偷了腥的狐狸。
……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大雪覆盖了整个大地,将天地都染白了。
一个少年的身影缓缓出现在茫茫风雪中,嘴里哼着不知名的调子。
“戏幕开戏幕落,低眉将水袖轻弄,台下看官攒动,只为睹佳人惊鸿,细把眉眼描幕,额间点朱砂红,腰如细柳扶风,几回眸舞尽痴人梦,待上浓妆好戏开场……”。
少年大约十五六岁,一脸憨厚,一身灰色长袍,腰间黑色腰带,脚底是褐色长靴,一双又黑又亮的眸子始终神采奕奕。
少年走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声,道路上出现一排排,深浅不一的脚印。
太阳透过云层照射大地,又折射到简易的脸上,再配上温暖的笑容,让简易整个人气质都发生了变化,要是现场有人的话,都会赞一声,“好个温厚的小哥”。
走过大雪覆盖的木桥,绕过孙氏私塾,穿过染成白色的小镇,简易来到书铺。
此时的书铺还没开门,咚咚咚,没有反应,少年并不气馁,再次伸手敲响了大门。
嘎吱,大门打开了,一个脑袋从门缝里伸出,眯着眼睛,想看看一大早,是谁扰了他的清梦。
等看清了是简易,立马睁开了眼睛。
“呵呵,王大哥早啊,小子又扰你清梦,向您赔罪了”。简易从怀里掏出一个地瓜,识趣的递了上去。
“是,简易公子啊,快进来,快进来,这大雪天的,别给冻坏了”。伙计熟练的接过地瓜,忙道。
“多谢王大哥”。简易朝伙计拱了拱手,呵呵笑着。
简易拍打身上的积雪,进了店铺。
前日借的书看完了,不得已才来打扰王大哥。简易不好意思的笑笑
“无妨,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