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惜才,又广招天下能人之士,除了熟悉的武将谋士外,还遍贴招贤榜与各处州郡,搜罗奇人异士为己所用。
官家严横是最先看到招贤榜的,招贤榜上书:“曹丞相谕:凡文有韬略,武有技巧,术有专攻,技有所长者,不分男、女、老、幼都可往许都纳贤殿前应征,获重用者加官晋爵。”
严横马上回府,向胡氏禀明一切。
胡氏虽喜,却又一忧:喜的是袁绍被攻破,感恩于曹丞相,严颢终有出头之日,为曹操效力报答之恩;忧的是,曹操为人多疑,仅是严颢幼时见过一面,虽严颢有声名在外,可曹丞相看他年纪轻轻,能够接受他吗?
“母亲,何事忧虑?”严颢看见母亲愁容不展,不禁开口问道。
“颢儿,母亲欲让你去曹丞相处效力,以报他破袁之恩,可又恐曹丞相嫌你年幼,未能真正任用于你。”胡氏说。
“母亲,您从小教育我做人要知恩图报,如今曹丞相击破袁绍,虽未找到杀父仇人,也算是报了杀父之恨,无论是他怎么对我,我都可以接受,孩儿愿意去。”严颢斩钉截铁地说。
胡氏知道他这个儿子的性格,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他只要认准的事,是不可能改变的,只要是他决定的事,也是改变不了的。
“去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胡氏微笑着点了点头。
翌日。
“严纲将军之子严颢求见曹丞相!”一位太监尖利的嗓音在宫中飘荡。
这里就是许都宫城,严颢是第一次进入皇宫,他心中有些忐忑,之后要见的这位曹丞相,就是另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吗?就是那个杀人不眨眼,血洗徐州的曹操吗?
曹操的种种过往,严颢也曾深入地了解过,然而传闻毕竟是传闻,有些关于曹操的逸闻被世人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缺乏真实性。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曹操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还需要见面方能知晓。”严颢心说。
“严公子请留步,代我通禀一声丞相。”太监说。
“公公请。”严颢答。
太监说完,转身进了内堂。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了一个人来,边拍手叫好,边大声说道:“严颢啊,严颢啊,你八岁智破奇案的事迹都传到我这边来啦!”
严颢抬头看此人,身长七尺五寸,眼细长髯,料想此人必定是曹操。
于是,赶紧下跪,嘴中大声喊道:“曹丞相在上,草民严颢有礼了。”
曹操笑着抬手:“严颢,你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严颢起身道:“谢曹丞相。”
曹操上下打量着严颢,心想这位白衣翩翩的少年公子想必正是严颢。便道:“严颢,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严颢心想:“怪不得世人都说曹操多疑,原来还真是如此。他明知道我来此的目的,却故意用言语来试探我。”
严颢想罢,对曹操说:“曹丞相,母亲从小教育我要知恩图报。如今曹丞相大军攻破冀州,灭了袁绍的嚣张气焰,袁家其他势力也指日可以消灭,袁氏与我家有不共戴天之仇,今丞相击破袁氏,解了我心头大恨,为报曹丞相之恩,特来向丞相效力。”
曹操听罢大喜,用手拍着桌案道:“好,你母亲教育你有功,你自己忠孝德配,文韬武艺俱全,加之你又熟知破案推理之法。眼下还真有一件棘手的事要你去处理,切不可推辞啊。”
严颢听闻,马上下跪道:“曹丞相,未知是何事?”
曹操摸了摸胡须,站起身来,边踱步边对严颢说:“一个月前,黄门侍郎赵豫,无缘无故在殿前广场被雷击中而亡,因为在场有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赵豫被雷击后的惨状,此事在当时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是赵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