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了解到更多鬼谷子对于它的使用情况,那就好了。”我听完也是摇摇头,
“是的,不过后来我曾在道家野史中寻着到一些蛛丝马迹,”秦三槐前辈接着说,“徐福,鬼谷子的嫡传弟子,相传徐福曾奉秦始皇嬴政之命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其上书嬴政,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抵之便可长生。而据那野史记载,徐福其实去的并不是日本,而是带着一方大印抵达了仙山之所在,并引以为“钥”,进入那仙山得到了长生。”
“真的吗?”我听完秦三槐前辈关于徐福的叙述,倒是想起这与许教授所发现壁画的第三幅所描述的场景很是类似,在壁画里,也是宋徽宗正拿着一方大印走入那“鬼门关”之中,不免有些怀疑,
“这野史已过几千年,不能断然相信,不过那徐福确实乃是鬼谷子的弟子,也是最有可能接触到“长生钥”的人,而在这段野史中也出现了关于这方印的传说,如果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那么起码可以证明,这‘长生钥’是真实存在的。”
“嗯,前辈说的有理,看来要探究这大印的由来,便是要从那个时代入手了,”我答道,
“也不完全是,道家讲究万事皆有阴阳,有些事情不一定要从正面去看待它,春秋时代的事情如今考究起来已是太难,倒是不妨尝试倒推,”秦三槐说道,
“倒推?是什么意思?”我听了有些没有明白,忙追问道,
“从最后发现它的地方去寻找线索,比如那几幅壁画,或者是这印最初现世的地方,乾隆裕陵!”
“哦,对啊,前辈所言甚是有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恍然大悟,是啊,与其是茫然去那中华泱泱五千年历史中去寻找关于这大印的痕迹,不如从发现那壁画的地方入手,或者从乾隆皇帝的生平、记事中去寻找关于这大印的记载,这样就容易多了。
“对了,建娃儿,还有一件事,”秦三槐前辈叮嘱道:“你爷爷去世前一个月曾写信于我,提到家中近日又有人来问询许教授生前所从事之事,想必这印的消息怕是有外泄之相。这往后,你更是要万分留意。”
“前辈,我记下了,”我点了点头,
“建娃儿,不管怎么样,大印放在我这里暂时是安全的,你大可放心。只是我已是耄耋之年,没有那么多心力再去探究这大印的秘密,这就看你们年轻后生的了。”
秦三槐道长说完这些,收好木匣后便嘱咐我们尽快离开,以免那几个“黑夹克”又寻过来。我和高大个儿出得长春观,就连夜开着车往城里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