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秘密,务必妥善保管,除你我之外,不要为他人所知晓。我走之后,请继续参研,莫断了这份机缘。
二,其器型虽为‘印’,但实则为‘管’,乃是宋代道家的一种“钥匙”,这种“钥匙”不是拿来开门锁柜,而是传说中道家施法以开启天机、通玄九幽之物,至于它是否在当时被宋徽宗用来打开地府,仍需要去求证。
三,针对这“印”曾经出现的两次“显灵”,当下仍是无法解释,但许教授通过对于乾隆时期一些史料的研读判断,乾隆能高寿活到89岁,与这印的确有着很重要的联系,而其生前将它视若珍宝,死后更是带其入陵寝,其在乾隆心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可见一斑。
许教授走后,爷爷便将这“玄武”印保管好,期待着再次相遇。不料,万物无端,世事无常,回京不久,便传来许教授便因过度劳累引发心脏病撒手人寰的消息,爷爷得知徐教授的死讯后难过不已,两人虽只短短相处一月,却是亦师亦友,如知心挚交般。爷爷在村中为许教授设道场三天,摆其牌位,虔诚念咒诵经,愿故人早得超度转世。
然而,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许教授去世后一个月左右,爷爷家前前后后来了好几“调查组”,行程的目的也甚为怪异,一开始,来人只是简答询问许教授来到当地所做的一些事迹,做了哪些工作等,倒也简单,但第二波、第三波“调查组”则是开始详细查探许教授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每日几点吃饭、几点睡觉,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都要问的清清楚楚;名义上好像是在探究许教授的死因,但是实际上却是想弄清楚他到底来村里进行了什么研究,有什么样的成果。
爷爷一面生气这些人只顾着盘剥许教授的研究成果,却不顾及许教授生前鞠躬尽瘁的工作精神,另一面谨记着老友生前嘱托,在言谈中都是避讳了“玄武”印的存在,只是说许教授整日闭门醉心研究,自己一个老百姓也不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那些调查组在村中待了一段时间见没什么收获,便也纷纷撤走,去了别的地方。
爷爷在这些“调查组”走后反复思量,心知此印事关重大。为保稳妥,决定将此事原委告诉当时已在“长春观”出家的秦三槐,一方面,这印系着两家几代人,且都曾拯救两家于生死之中,况且秦三槐手中也有一半,理应告知;另一方面,爷爷也是希望有个商量,能够让这件事再有延续,不辜负了许教授的呕心沥血。
秦三槐在得知这些事后也是大惊,虽不知许教授口中的“大秘密”到底为何,但也能感觉到此印来历颇为不凡,于道家而言,长生亦是其毕生所求,而此印承载的秘密便很有可能与这长生有关。
当下,秦三槐便与爷爷约定,两人此后当穷余生之力继续这“玄武”印的探究,如有一人身死,则另一人需在有生之年将这大印合璧,待二人的传人到来,再将这事托付于他!
关于这方大印,还有秦三槐和爷爷的故事到此便告一段落。
而我,则是爷爷选定的这“大印”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