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年关将至,天寒地冻,
我的太爷爷王献正守着家中仅存的一间风水铺子“观云斋”,这个年代谋生艰难,风水之说在新思潮和南北战乱之下,几乎无用武之地;王献眼瞅天色黯淡,料想今日便再无生意上门,遂准备早早关起铺面,回家享受一房妻儿之乐。
这时,远处街面传来汽车轰鸣,紧跟着一阵整齐的“哒哒哒”的声音,一排列兵由远及近跑步而来,那排兵为首之人看到“观云斋”,便打手势让列兵停步立正。转头对着门口的王献说:“你是观云斋的掌柜?”
“对,您是……?”王献问道,
“什么也不要问!给你十分钟时间收拾行囊,马上跟我走,”当兵的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个年代战乱纷纷,军阀遍地,王献一下子被弄得一头雾水,但是心知这些人亦正亦邪,不是好惹之辈,
王献想打听这班人马的由来,又问道:“不知这位将军出自哪里,我这次跟您又是要去做什么?也好与家中内人有个交代,”
“什么也不要问,不会少了你的好处便是,”那为首的军官眼神淡漠,竟一句话也不再多说。王献无奈,遂立回去收拾细软,带上百宝囊,并嘱托邻里回家知会妻儿一声,便上了那军官的车。
这军官,便是大军阀孙殿英的部下。
彼时,孙殿英为国民第十二军军长,正要由北京开拔至河北蓟县马兰峪驻守,但在临行前,他大肆搜罗这京城南北的手工匠人,风水师傅,却不知其意欲何为。
太爷爷王献跟着那军官来到郊外军队大营,却意外的碰到了秦家的秦何生,说话间才知道秦何生跟他一样,也是被孙殿英硬“请”来的,至于目的还不清楚,只是知道被邀请的人除了他俩,还有京城不少能人异士,有铁锁世家的“铁锁李”李厉先、有专攻宫殿楼宇建筑的黄白姚先生、还有京郊最著名的火药坊的赵二爷等等。
不一日,孙殿英在军帐宴请各位能人,这宴席说是“宴请”,周围却满满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饭是好饭,却让人难以下咽。
孙殿英在席间说着客气之语,“各位京城的能人异士,我孙殿英拟开拔河北,今请各位前来略显突兀,故略备薄酒以表诚心,”说罢,便命人抬了两只大箱子进来打开,里面明晃晃的皆是银元,
“各位,这些银元是预付的酬劳,待事成之后,魁元(孙殿英字号)自当再重重酬谢大家,”
“孙大帅,请问仓促叫我等前来,所为何事?”这时,精通建筑格局的黄白姚先生站出来问道,
“嘿嘿,”孙殿英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各位皆是有大本事的京城名家,魁元此番自是有重用,至于做什么,到了便知。”
王献、秦何生以及一班众人就这样,被孙殿英“请”去了河北,哪知此去竟是九死一生。据太爷爷王献生前所讲,那孙殿英带着一众之人去河北有两个目的,一是盗取清朝帝陵,以获得巨额财宝,二是寻找陪葬于乾隆陵墓内的一枚大印,名“玄武”,传为宋徽宗御用之物;
这班人马能人异士皆为当时民间匠人的翘楚,却为孙殿英用于盗墓之途,实在是暴殄天物,但孙殿英为人量小且凶残,遇有不从者便就地枪毙,大家又不得不屈从。太爷爷王献和秦何生在这支队伍中主“文”,以观风水、测方位、寻重宝为主要任务,这也是他两最后能活下来的重要原因;其他如火药坊的赵二爷、“铁锁李”则是主“武”,要担负打开陵墓大门的职责,听上去就是危险重重。
1928年夏,“慈禧太后墓盗案”在国内传开,据描述,这一次盗墓的手法极其粗暴,慈禧太后的定东陵被火药炸开,其金椁内大量稀世珍宝失窃;而其临近的乾隆裕陵,也同样失窃了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