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高的素养,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同;
一个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理解别人的不容易;
一个人,最深的感恩,就是理解别人的付出。
理解别人,就是善待你自己。人与人之间也好,夫妻之间也罢,一定要理解别人的不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想法完全一致的两个人。
钱钟书和杨绛年轻时,曾因为一个单词的读音起过争执。杨绛指出,钱钟书的发音带着家乡口音。钱钟书碍于面子,就是不肯承认。
两人争吵许久,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甚至请来当地人做评判,判定杨绛说得对才罢休。等到怒火平息,两个人又都觉得很没意思。
钱钟书输了自然不高兴,杨绛赢了也没感到开心。这件事过后,他们约定遇事可以各持异议。冷静下来相互理解,各自退让一步。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除了大是大非的问题,没必要非得占个上风。
转眼周华毕业在即,全家上下包括樊兴杰夫妻也应邀“列席”参加了就业“研讨大会”,也就是老周副镇长老亲家两口子从新华回来了,喊过去喝酒谈着玩。
老周夫妻俩在城里住惯了,所以就不想着回乡下来。再说新华也有了一帮跳舞打牌喝酒的老友,粮站那边已经基本没人住,残垣断壁的,周师娘嫌冷清,回来一般都住在住花俊阳,周晓芸桃花房子这边,这是套姚杰爸爸当时开发的商品房,樊兴杰家住在隔壁楼栋三楼,周晓芸家人多就买的顶楼,要爬楼梯。所以用周师娘的话说不能养个丫头45年不太平啊,事实周姑娘50出头了,还把自己当少妇呢,不伺候大小姐。等老了走不动了回桃花就住粮站那个衣胞之地去,也享享养丫头的福。
“晓芸啊!家里好酒不少。这1956可难的看到啊!今天有口福了哦!”樊兴杰一进家门看到桌上的两瓶好酒,开心的打趣周晓芸。
周晓芸一边忙着烧菜,一边忙着放桌子“樊大闲人,过来帮忙。我家俊阳在家不喝酒,不是你天天酒肉穿肠过,看书写大字。”
“俊阳开会还没回来啊?”樊兴杰和黄荣芳一起走进厨房动手帮起了忙。
一会俊阳进门回来了,在新华开会正好带回来两个老的,现在的老周镇长已然一副城里人的装束,礼帽、大衣、围巾,个子虽然不高但是官威仍在,精神抖擞。“兴杰、荣芳在帮忙啊!你们辛苦了。”老周进门笑哈哈的拿下围巾和礼帽接给周师娘。
六个人坐定后,花俊阳看着两瓶老郎酒打趣到:“周会长今天舍得了啊!老头子回家拿这么好的酒。”周晓芸端着一大碗汤走出厨房:“花书记,现在可以啊,敢笑我拉,信不信我把你家里的老五拿出来喝啊!”花俊阳惺惺地回答:“一样一样,老酱酒更好些。。。哈哈哈。”老周理了理脱下帽子的头发,额头亮亮的没几根毛,端起酒杯说道:“好久没陪俊阳兴杰弄两杯了,来。喝酒”。于是花俊阳夫妻和樊兴杰夫妻均拿起酒杯敬两位老人。
酒过三巡,老周发话了:“今天没有外人,我们来聊聊周华毕业分配的事情。俊阳,你作为华华爸爸谈谈你的想法和打算。”看了看在座的各位,花俊阳搭话:“爸,我也和华华谈过了,他的想法是准备考研和报名省中医院两步走,如果医院录用了就先就业而后在读研,在职研究生也蛮好的。我十分认同他的看法,这孩子现在越来越有思想了。”
“我认为我们大市人医也不错,副院长是我一同学的妹夫,我感觉能找找人家弄个管床医生也蛮好的。我们瑶瑶以后毕业也送去人医,哥哥妹妹在一起也有个照应。”周国庆一脸自豪的说道。
吴萍凤也放下筷子提出自己的看法“我感觉到新华人医更好,养着这么大的小伙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