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正当吴老二准备出发时,他家电话铃突然响起,他拿起电话,“长胜哥是吗?”
“我是,有事吗?我正准备出发。”
“现在外面很乱,你还是带上季三,多花点钱就多点吧!两人有个照应,不然我也不放心,你走先到公司,与季三汇合后走。”
吴老二略一沉思,应了一声:“好!”
改革开放后,牛鬼蛇神纷纷出笼,流氓地痞招摇过市,坑蒙拐骗偷防不胜防,公开抢夺时有发生,虽然经过八十年代严打,社会治安有所好转,但社会上仍不太平,尤其码头车站让人提心吊胆。吴老二总结出外出防身法宝是:热闹不看,便宜不占,人多不挤,车站码头口不开。这让他躲过很多灾祸,就这样他也有让人讹,让人割包的事,侥幸的是钱没被偷走。他听到让季三跟着作伴,心里踏实很多。
吴老二到了公司,季三见吴老二箉着旧麻袋,穿着旧衣服,十足乡巴佬,“哥,这是什么造型?要饭的啊?”
“不是要饭也是讨饭的,上路你就明白了。”
“就你能捣鼓,不知道又作什么妖孽?”季三嘴巴呢呢囔囔的。
这天下午三点半,吴老二和季三坐上云湖开往苏熟大巴,大巴是卧铺,竖着四列铺,车厢两边各一列,中间两列并在一起,两边走道逼仄,上下,行走都极不方便。人少时一人一铺,逢年过节人多时一铺可能是好几个人,那时你不要说下车方便方便,就是转个身都不容易。有时候没办法只能在铺上用塑料袋方便。车厢内臭味骚味烟味都有,空气混浊不堪,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假如那时大巴放在今日,就是不要钱恐怕也没几个人坐。不是为挣那养家糊口几两碎银,谁愿意受这份罪?
还好,今天是闲时,车上大多是去苏熟拿服装的开店老板,开服装店女老板居多。
和吴老二邻卧是一个男青年,他就是去苏熟拿货的老板,他们小俩口开一个服装店。经过攀谈,吴老二得知小伙子姓张,他们一路边走边聊:“小张老板,你们为什么都到苏熟拿货?苏熟便宜?”吴老二问。
“你说对了,苏熟服装不但便宜而且赶潮流。”
“为什么苏熟服装就能赶潮流?”吴老二不明白其中缘由。
“你算问对人了,我在苏熟服装厂打过工,苏熟服装最大的优势就是出货快,市场今天流行这种服装,明早这款服装就摆到批发门市。明天流行那种款式,后早那种款式就出现在批发市场。你说周边卖服装的怎么会不到苏熟来拿服装?”
“那他们怎么反应这么快?”
“哈哈,大哥,你了解这干嘛?你想在我们云湖开服装厂,你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劝你趁早叠叠收起来。”小张很真诚劝吴老二。
“为啥?我们比苏南人笨?”
“我们笨不笨,但我们反应比他们慢半拍,一对流行服装反应慢,二应对市场慢,等我们反应过来,人家已经把潮流服装钱赚到口袋了。”
“为什么?我们就照他们样子做。”吴老二不服气道。
“人家离上海近,对流行服装比我们接触快一节,他们批发市场每一个批发商后面都垂直一个或两三个自己的服装厂,今天流行什么款式今夜就制版裁剪缝纫一早就出货,抢占市场及时。市场反应好,畅销的,就日夜不停生产,滞销的立马停,他们对市场反应像开关水龙头那么快捷方便,还有他们有成熟的布料辅料配套市场,随用随拿,我们能办到吗?我们县服装厂那么大照样没事干。”
听了小张这一通解惑,他明白了苏熟市场就是短平快,这还真是无法复制。他既需要内功,又需要外力,内外环境缺一不可。
“那为什么有人舍近求远到湖杭拿货?”吴老二询问小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