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县。
李卫是南石的知县,也是大明少见的好官,可惜一无政治背景,二无殷实的积蓄,纯粹靠自己的本事和运气当上了知县。
流年不利,冻害严重,南石县虽地处江南,但今年的收成并不好,再加上朝廷赋税严重、豪绅收租、富商压榨、流民不断,最后导致南石的百姓也很快陷入饥荒之中。
近些日子。
看着城内外越来越多的灾民,李卫都快愁秃头了。
当晚。
李卫坐在书房内,伏在桌案上,一手抓着头发,一手捂着下巴,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松开捂着嘴巴的手,拿起一旁的酒壶,也不用杯子,直接倒入嘴中。
“嘶~!哈!”
滋儿了一口后,他重重的叹了口气,却听见外面隐隐有人呼喊。
“……大人!大人!”
声音越来越大,是门吏。
完了!
难不成是灾民闹到自己家里来了!
不会是灾民暴乱吧?
听说有不少地方都发生了灾民暴动,有些甚至都直接扯大旗造反了!
现在……轮到自己了?!
李卫的脑海里闪过这么几个念头。
罢了罢了!
他站起身,喝了一大口酒。
“大人!”
那门吏终于跑到身前。
李卫一抬手。
“不必多言,我已经知道了!”
“您……您都知道了?”
门吏一愣,随后不再多话,而是前头引路。
到了大门口,轮到李卫愣住了。
“大人!您可真厉害啊!不知道您是从哪弄来的这些粮食?”
李卫家门口,此时堆满了粮食,甚至淹没了整条街!
大明宵禁,此刻正值深夜,所以才没出现哄抢和骚乱。
“我这是……先别管那么多了!你赶紧去衙门摇人!今晚……明天一大早就放粮赈灾!”
哪来的粮食?
我特么怎么知道是从哪弄来的?
管它是从哪来的,造就完了!
当夜。
李卫派衙门的人收拾粮食,并拉着县丞县尉,三人合计放粮赈灾的事宜。
第二日。
天刚蒙蒙亮。
敲锣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当~!
一声锣响,惊扰了很多人的美梦。
“这是哪家娶亲啊,动静这么大!”
“他娘的!饭都吃不上,觉也不让人睡了吗?”
“大早晨的敲锣打鼓,这他娘的是着急报丧呢?”
起床气让不少人都骂骂咧咧的。
骂完之后,隐隐听到外面呼喊的号子,所有人都愣住了。
“县衙开仓放粮!”
当~!
“县衙开仓放粮!”
当~!
……
衙门的人敲着锣鼓,开始四处散播放粮赈灾的消息。
“放粮?”
“衙门要放粮?!”
“放粮啊!我没听错?”
“抢粮食去!去晚了可就没了!”
“等等我!我回家去拿个盆!”
“夫人!再拿两个布袋过来!咱们一起去!”
……
不多时。
县衙门口就热闹起来。
李卫也有几分能力,在衙役的维护下,领救济粮食的人有序的排起了长队。
主簿依照户本,来一个人画一个勾,每人每天限领半斤米。
半斤已经不少了,虽然吃不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