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城隍李璞对乾六的感激是发自内心的。
这可是修行界,虽然谈不上那种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可也是讲究圈子和人情世故的。
凭什么你一个小小城隍,能够让一位与你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可以帮助你窥得天机?这得是多大的人情?
对李城隍来说千恩万谢一点也不为过。
反过来说,或许李城隍也想不到缘法二字的高妙!
要不是他选择相信乾六,拿出墨简让其阅读,又怎么会有这凭空的福泽?
不过,相对来说他也是承担着风险的,要是遇到一位心术不正的,他不仅要丢掉玉简,说不定还要落得一个金身被毁魂飞魄散的下场!
“李城隍,贫道且问你一句,这玉简你是从何处得来?”
乾六得到了其中最重要的东西,自然也有此一问。
此时的李城隍听到乾六问话,强行压制住心中立刻研读修行的冲动,将玉简收了起来,这才对乾六说道:
“不敢相瞒仙长,此物已在这城隍庙中放了很久了,这是前朝大商时期城隍的遗物。被我发现后,时时把玩研究...
唉!我等城隍神祇和朝廷气运牵扯太深,往往改朝换代之际,就是我们被伐山破庙之时,从此金身崩灭魂飞魄散……
说着话,他的语气又低落下来,似乎预见了自己的未来。
不过眼下他得到《真德宝诰》,或许有机会脱离这种桎梏也不一定。
“这样看来,冥冥之中似乎也有一丝天意,你和此物的缘法也不浅呐!”
“不过...贫道也亦在其中有些缘法。”
乾六欲言又止,却最终没有说出“敕令”的事情。
“仙长不必如此,小神已经很知足了,若是没有您,这玉简也就是个玩物而已,只等下任城隍继续把玩研究了...”
李城隍很明白这其中的原由,至于乾六所说的收获,在他的意识中认为只是仙道高人偶尔看见些新奇之物有所触动罢了。
乾六也止住了话头,既然这李城隍看不到“敕令”的事,不也说明他和此文无缘吗?
乾六从“敕令”的只言片语中已经发现了端倪,此物怕真是给了城隍他也会承受不住吧,弄不好被人觊觎惹来杀身之祸。
“李城隍,这《真德宝诰》非同一般,乃是有名的无字简,想来你也清楚,世间每一卷都是修行者趋之若鹜之物,不知多少人因此惹来杀身之祸。
你即得了好处,切不可再示于人前,如若修行此道,也要谨记坚守本心,为本乡本土多做功德,以免承受其中因果!”
也说不清为什么,乾六心血之间气血涌动,出于修行者的感知,让他不得不十分郑重的告诫李城隍。
李城隍此时才从欣喜若狂中冷静下来,乾六一席话如当头棒喝将他唤醒。
是啊,此物太过宝贵,如果是之前墨简还不会惹人注意,可是现在无字玉简显露就该注意了。
同时他也听出乾六话里的一丝浓浓警告,你小子要是不干好事,人家高人可以助你,也可以弹手之间让你灰飞烟灭。
“枣阳城隍李璞,谨遵仙长教诲。”
意识到重要性的李城隍不敢怠慢,再次郑重对乾六行礼作揖。
乾六连忙扶了一把避开了。
说起来他才是那个受益无穷的人,不管怎么说这礼他受不得。
二人又聊了几句,眼看这李城隍抓耳挠腮,心痒难耐,如同想要早入洞房的新郎官。
乾六明白这是该到了自己离开的时候了。
可惜没能混一顿中午饭……
也罢,乾道长自有去处。
随即他和枣阳城隍告别,李城隍还想挽留,可在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