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经历了由亮变红,由红变黑的极速转变。
一口老血在他喉头间涌动,似要喷涌而出!
这酒是喝不得了……
“道长,道长莫怪,本店遇到的出家人基本都是二锅头,偶尔也有喝“溧江春”的,故而方才伙计和我还以为您是老主顾的喝法呢!我这给您赔不是了。”
掌柜看着乾六发黑的面庞和额头凸起青筋,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向他赔罪解释。
乾六也懒得和他争辩,谁让这年头都是看人下菜呢,他一个出家人可不就是喝二锅头的命么。
““枣阳醉”一斤,道长您慢用。”
掌柜的一边陪着笑让伙计搬了个凳子放在柜台前,一边从背后架子上几个小坛子里捧过一坛,拔开封口拿出一斤的酒提子舀出酒来,往一旁的酒壶中倒了起来。
琥珀色的酒液在掌柜高扬的酒提中如一条笔直的线一般落入酒壶。
“酒线不断、酒花不散、酒色如金、果然是好酒!”
乾六不由击节赞叹道,刚才那小小不快已经转眼间被这好酒抹平了。
“呵呵,我打进门就看出来了,道长是个懂酒的!”
掌柜听闻乾六如此夸赞,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你这话比鬼话都不如……”
乾六闻言心中暗道。
“道长请用吧,就凭您如此识酒,一会儿走的时候我再送您一斤——“二锅头”!
……
乾六无语的望着这位掌柜,您还能再抠一点吗?
不过白来的酒不要白不要,乾六当即对掌柜表示感谢。
乾六给酒盅里满满倒了一杯,嗅着酒香坐柜台边,也不说话,缓缓将酒液送入口中品了起来。
“嗯...香气悠久不散,味醇厚,入口舌尖就有甘美之味,入喉净爽利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果然是三府有名的好酒,名不虚传!”
乾六一时间兴奋不已,这久违的味道让他甚至以为是喝上了某粮液。
这是对酒徒的至高犒赏!
一盅、两盅、三盅,乾六就这么干喝了半斤“枣阳醉”。
倒不是因为他喝醉了,而是因为剩下半斤他舍不得喝了。
这可是十两银子一斤的酒,得省着点喝。最好配点下酒菜才好呢。
“掌柜的,剩下这半斤,你给我找个东西装好了,我要带走。”
乾六一边从袖中掏出十两纹银,一边对酒肆掌柜说道。
“道长稍等!”
掌柜的连忙答应着,去取出个瓷瓶将剩余的“枣阳醉灌了进去,随后又在旁边的大酒缸里打了一斤二锅头也装好,递给了乾六。
乾六见他如此识相,看这掌柜也愈发顺眼了,顺势接过了酒,朝掌柜道了声谢迈着步子离开了。
“哎,道爷今儿算是奢侈了一回!”
乾六出了酒肆走在大街上感叹道。
喝了酒,又赶上这炎热天色,乾六走了没多久就额头冒汗了。
“得找个地方乘乘凉,睡一觉。晚上再配几个菜去找义庄老汉好好喝一场。”
乾六心中计划着。
“去哪里呢?”
乾六左顾右盼在街上四处打量,他向来是对自己的方向感有点信心的,可在这种大城还是有种不知道该去哪的茫然感。
找来找去乾六找到了一处阴凉所在,那就是枣阳城的城隍庙门口。
此地周围绿树成荫,又有纳凉石凳,端的是个好去处。
乾六随即理了理道袍,整了整头冠走到一处空石凳的树下,背倚着树坐了下来,闭上眼开始假寐。
“老爷,今天都找了半天了,城隍庙周围一个道士也没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