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杀士燮是诸葛亮的主意,也是诸葛亮亲手执行的。
诸葛亮让手下把士燮的尸体处理了一下,死在哪都不能死在他的府上,诸葛亮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堵住众人的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会保住士燮的家人。
这一点诸葛亮是不会食言的,因为士燮的家人更能正面诸葛亮和士燮的关系。
这可不是出自于诸葛亮的好心,只要成为谋士双手自然不会干净。
士燮好歹也是交州的霸主,但是他死的时候没有知道,就算他的尸体暴尸街头,也没有人看到,所有的百姓都躲在家里,没有人有这个胆子看。
当孟获带人攻破城池的时候,才发现士燮已经死了,孟获第一个就想到了诸葛亮。
此时城中想对士燮下手的,不是他孟获就是在城中的诸葛亮,其他人可没这个本事。
孟获进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孟获,孟获死了那就做第二件事,那就是找到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躲起来,而是大大方方的等待着孟获。
还沏好了茶水,“蛮王,应该如愿以偿了。”
孟获:“还没有,也可以说还差一点,先生死后才是真正的如愿以偿。”
诸葛亮:“蛮王想杀在下,你觉得这种事情就能隐瞒下去,那么在下就太高估蛮王了。”
“隐瞒是不可能,更是没人相信,但是有一句话是死无对证,只要先生死了,吾相信张翔是不会追究的,错有错的好处,只要张翔不追究,其他人再怎么说我都不会在乎。”
诸葛亮:“蛮王果然是一方王者,上下之道很清楚。”
“那么先生应该不会怪本王吧!”
“当然不会黄泉路上,有蛮王作伴,在下相信也不委屈我,蛮王杀了在下,而张翔杀了蛮王,真的是因果循环报应啊!”
孟获:“张翔的确心狠手辣,但是本王最差不过是寄人篱下。”
“蛮王把事情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寄人篱下也要分人,我主寄人篱下,照样被曹操忌惮,不得已才反出来,蛮王又有什么区别呢?”
“先生是想保命吧!”
诸葛亮:“当今乱世谁不想保命啊!但是在下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蛮王现在的处境与在下是一样的,蛮王为什么要杀,也应该想明白张翔为什么要杀蛮王。”
最后孟获还是说不过诸葛亮,放诸葛亮离开了。
诸葛亮是晚上离开的城池,秘密离开的,就算众人皆知,有些事该做还要做,这样一来双方才好有个交待。
诸葛亮也怕孟获反悔,诸葛亮已经冒过一次险了,可不能冒第二次,冒险是诸葛亮最不喜欢做的事,但在形势所迫之下,做了一次又一次。
其实冒险诸葛亮是不擅长,每次诸葛亮都提心吊胆。
所以才有现在落荒而逃的这一幕出现,诸葛亮已经没有往日的潇洒,但是诸葛亮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翔最近把注意力一直放在青州,毕竟只要拿下青州,张翔就彻底拿下了北方,这个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张翔不止一次对青州出手。
但每次都是无疾而终,张翔手下在青州死伤的太多了。
虽然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是张翔总算要给手下人一个交待的。
现在青州有近七成的地盘已经进入了张翔的手中,可以说张翔这边比曹操那边顺利了很多,当然战事突变,青州的曹军也进行了反抗。
可是在张翔大军的铁蹄之下,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曹军,可不是对手。
交州这边的事情,张翔并不是很清楚,当他清楚的事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