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乱唐 > 第四百四十九章:忠奸难分明

第四百四十九章:忠奸难分明(2 / 3)

崔氏,但博陵崔氏恐怕也好不到哪去。这些绵延数百年的大家族到李隆基这一代后,已经成了阻挡历史车轮向前的罪魁祸首。

然则,秦晋却也清醒的意识到,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既然崔光远嘴上还忠于唐朝,那就暂且相信他忠于唐朝。毕竟战乱之时,很多事一时之间也分辨不清,如果贸贸然处置了他,难保不会给长安的官员们带来心理阴影,而排斥神武军。

倘若因为杀了几个人而使得自己的计划受到了影响,那就真真是得不偿失了。

秦晋深吸了一口气,并没有像魏方进和清虚子一样,揪住崔光远投敌之语不放,而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天子与太子何在?京中官员何在?”

这才是秦晋急急赶着入京的主要原因。

崔光远愣怔了一下,显然是没想到秦晋根本对他投敌的说法问都不问,直接询问天子、太子和百官的下落,难道是相信了自己的说辞吗?

“使君问话,因何不应?”

倒是秦晋身侧的亲随看着崔光远愣怔不语,声色俱厉的出言呵斥催促。

崔光远这才反应过来,赶忙答道:

“天子携,携太子等西狩而去,百官,百官……下吏所知,不是逃难而走,便是躲入家中闭门不出。”

秦晋的鼻腔里发出了一阵微不可闻的冷哼,崔光远还真是估计李隆基的脸面,明明就是丢弃了自己的臣民而仓皇出逃,还说什么西狩,真是可笑至极。

不过他不愿意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较真,知道李隆基确定无疑向西逃窜而去这也就够了。

“大盈库损失几何,宫中损失又有几何?”

不问还好,这一问之下,却见崔光远大哭起来。

“大盈库被抢掠一空,又被乱民付之一炬……南内由于下吏镇压的及时,损失倒不大,只死了几个宫女宦官……”

从崔光远的话语间,秦晋意识到了另一重问题。

“宿卫南内的禁军难道也逃了吗?”

“自从羽林卫被天子清洗之后,换上的多半都是新招募之人,本就没甚恒心,天子西狩的消息传开后,羽林将军范镇第一个就带头逃走,底下的人也都有样学样……”

如此说来,长安已经是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空城一座了?

秦晋暗暗苦笑,都说大难临头各自飞,连李隆基都没勇气为了唐朝奋力一战,又怎么可能指望臣下拼死效力呢?说到底,还是李隆基休息啊臣民偷偷逃走的行为影响实在太过恶劣。哪怕是阻止官民有序有限的撤离,恐怕不利影响也远比现在低得多吧!至少不会出现满朝上下官员齐齐遁逃躲避的凄凉景象。

“进皇城!”

过了高大的安福门,便隐约可见东面腾起的团团黑烟,很显然是火烧所致。

皇城内的景况,也让秦晋为之震惊,道路两旁随处可见任意丢弃的杂物,甚至有很多都是衙署内的公文,一阵北风刮过,除了扬起漫天的尘土落叶以外,还有雪片一样的纸张。

破落之色竟远甚于数月之前的兵变,当真一派大难临头的景色。

队伍沿着皇城内大街一路向东前行,沿途却见许多官署或大门虚掩,或四敞大开,各种杂物丢弃的满地都是。很明显其间佐吏在逃难之时顺手牵走了不少财物,又因为各种慌乱而遗弃的到处都是。

随行之人见到如此破落场景,都忍不住为之唏嘘,最感慨难受的当然还数魏方进,就在一日之前,他尚为政事堂宰相,皇城内各衙署依旧高效的运转,不想仅仅一日之差竟至如斯田地。

秦晋瞥了一眼小心翼翼跟在自己身后的京兆

最新小说: 女穿之大理皇朝 谍战:红色掌柜 战国生存指南 帝秦设计师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早安大明 将北伐进行到底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