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的敌人一样要硬起心肠。
“臣这么安排也是为了陛下的健康着想,请陛下稍安勿躁,再忍耐几日……”
又简单的安慰了几句,秦晋彻底退出阴暗而又弥漫着药味的天子寝殿。
仅仅一门之隔,殿内殿外却是两重天地,和煦的阳光立马驱散了身上的晦气,秦晋刚刚露头就有一群宦官抢着低头行礼,媚上或许是他们的本能,都巴望着被这位长安城最有权势的人一眼相中而平步青云。
可有这种好运气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像李明儿踩到狗屎的运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
兴庆宫早就今非昔比,走在回廊内,秦晋心里颇为感慨,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踏入这宫苑时的情景与心境,彼时为了打消李隆基对他的戒心,还要装作粗鲁无礼的模样。
现在想来,不免有种恍若隔世之感,李隆基早就化作了黄土,当年厚积隐忍的太子也成了残废的傀儡天子,而他这个来历不明的小子竟成了大唐帝国的实际掌权者。
刚出了宫门,第五琦就已经等在了宫外,秦晋知道他既然寻到兴庆宫候着,就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果然,第五琦看着秦晋出了宫门,就一溜小跑的奔了过来。
“淮阳王今日到政事堂来了……”
也许是呛了风,第五琦长长的喘了口气。而秦晋听闻李僖到政事堂,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他又要起什么幺蛾子?”
“不,不是,淮阳王要捐出所有的家财,说是要资助西征,解府库燃眉之急!”
这倒让秦晋觉得奇怪,宗室们早前就掀起过一轮捐资风潮,不过那是杞王与襄王较劲争斗的结果,现在淮阳王又跳出来弄这么一出,究竟意欲何为呢?
“下吏以为还是不要接受的好,但因为兹事体大,还要请大夫亲自决断!”
秦晋掸了掸袖子,说道:
“既然淮阳王有心,为什么不要?他捐多少, 政事堂就要多少,不嫌多,只嫌少!”
傻子都能看出来,淮阳王这是在为太子之位积攒声望呢,李僖虽然才十二岁,看起来倒是个十分有头脑的人。但这世上的聪明人有九成九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落得个为世人耻笑的下场。
第五琦道:
“政事堂若受了淮阳王的捐资,不是正中其下怀吗?”
秦晋思忖了一下说道:
“没什么比政事堂缺钱更重要的了,你回去拟个布告,公示朝野,大意就是淮阳王心系家国天下,捐出全部身家如此云云……号召一下,但凡有志之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说不定还能再解一解你的燃眉之急呢!”
呼吁捐款这种事在长安城至少还能搞几次,别看府库中没钱,并不意味着权贵没钱,吐蕃陷城时对这拨人还算善待,这也多亏了玛祥仲巴杰志在天下,才没有下令全城抢劫。
第五琦对秦晋的意思心领神会,但他还是担心,许多人都是一副皮糙肉厚的身体,仅仅号召怕是不成。不过这种想法是没有必要和秦晋说的,如果每一件事都要秦晋亲自解决,还要他们这些人做什么呢?
离开永嘉坊,马车行驶在宽敞的大街上,却又有人拦住了车子,是来自洛阳的急报。
急报使得秦晋的神经登时绷紧了,他现在最不希望的就是洛阳方面出现了岔子,稳定才是压倒一切的需求。
不过,洛阳的急报却是关乎于河北局势的巨大变化,安庆绪被史思明部将斩杀与沧州南皮县,史思明于邺城登基称帝,继大燕天子之位。
这个消息有些过于突然,他在离开洛阳时,就派人暗中扶持安庆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