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乱唐 > 第九百一十九章:四面皆楚歌

第九百一十九章:四面皆楚歌(2 / 3)

一旦让吐蕃人的策划出现了问题,神武军自然也就有机可乘了。更何况,还有杜乾运策划的行刺事件。突然间,秦晋猛的从座榻上站了起来,提高了调门,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的说道:

“速派人沿着渭水向西传播谣言,就说吐蕃大相玛祥仲巴杰在今夜遇刺,不治丧命!”

裴敬先是一愣,继而又大笑道:

“大夫妙计,就算行刺失败了,也一定搅得吐蕃人心神不宁!”

在吐蕃的内部问题上,秦晋事先也是做足了功课的,知道玛祥仲巴杰和小赞普赤松德赞之间的矛盾。而此次吐蕃大军名义领兵西进的人就是支持赤松德赞的副相益喜旺波。

秦晋将自己的想法简单描述了一番,裴敬更是笑的前仰后合。

“大夫给那益喜旺波出的题好生刁钻,他又怎么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呢?”

“一切还都不好说,益喜旺波是支持小赞普赤松德赞的,玛祥仲巴杰又岂能真正将兵权交给他呢?但不管怎样,他还是名义上的主帅,一旦玛祥仲巴杰遇刺的消息传到吐蕃军中,此人便定会不遗余力的攫取兵权,然后回师长安,助赤松德赞彻底掌权。”

裴敬亦在拍了一下面前条案之后占了起来。

“他们急于回去,咱们偏偏就不能让他们轻易的走了。越焦越躁之下,便失去了战斗力,就算十万雄兵又如何?还不是土鸡瓦狗!”

秦晋又轻轻的补充了一句:

“别忘了,还有田承嗣在京兆府闹的风生水起呢,看他们如何左支右拙吧……”

田承嗣的确在京兆府北部闹的风生水起,轰轰烈烈,仅仅的三天的功夫,应和起事的县便由最初的十几个陡然增加到了五十几个,除了京兆府的郡县以外,还有泾州、宁州、邠州等地的各县纷纷群起应和,而且局势的发展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又是他始料不及的了。

然则,田承嗣是最善于抓住机会的人,见叛军在长安的吐蕃人迟迟不来进剿,便进一步决定成立民营,将应和郡县的百姓都编入民营,一则可以随时撤离,二则还在必要之时可以组织起来打上一仗。

而最初在田承嗣的胁迫下,不情不愿起事的县令章杰此时却成了最活跃的人物之一,到处以首义的身份联络各县,除了协调已经加入举事群体的各县主官以外,更还连连敦促那些处于观望之中的个地方官吏们事实证明,章杰的带头和撺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整个关内道南部,尤其是距离长安近的各郡县,原本大部分都效忠听命于李承宏伪朝廷的。

但经此轰轰烈烈的一闹,这些本就心存不甘的地方官吏们立即就找到了光明大道一般,仅仅又一日的功夫,原、宁、庆、延等州郡的太守都纷纷重申了田承嗣所炮制的讨逆檄,要将李承宏这个叛逆绳之以国法,把心怀叵测的吐蕃人撵回吐蕃去。

眼看着自己无心插柳之举已经渐渐成事,但田承嗣反而越来越是不安,因为他最初是抱着玩一票就走的打算,可不管那些鼠首两端的地方官死活。但随着局势的发展,原本的十几个县,发展到现在的数十县,甚至连各州郡的郡守都加入进来,他便知道自己已经不是说走就能走的了。

田承嗣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他也十分清楚,别看现在京畿道与关内道各郡县闹的欢实,一旦吐蕃大军卷尘而来,这些仓促组织的民营就是乌合之众的存在,所以他十分担心吐蕃人会突然挥师进剿。然则,他的担心竟迟迟没有到来,这就大大的违背常理了。

动静闹的如此之大,就算吐蕃人再后知后觉也总得有点反应吧?很快,田承嗣的疑惑被一则沸沸扬扬的传言解释通了。

“吐蕃大相玛祥仲巴杰被刺丧

最新小说: 谍战:红色掌柜 战国生存指南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早安大明 万历明君 帝秦设计师 将北伐进行到底 女穿之大理皇朝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